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纳兰性德 〔清代〕 纳兰性德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表述离愁别恨的词,该词表达的是离愁别恨。上片追忆过去,描写一对恋人分携红豆的场景。下片写恋人分别后的隐恨和幽怨。最后以“一种烟渡各自愁”一句道出自家非同寻常的愁怨,似有更深的隐忧。颇含不尽之意,令人回味无穷。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2),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雨刚刚晴,远处升起暖暖雾气。幽静的小园里繁花落尽。 伸手轻轻摘下一双红豆,低下头,想起了我们生死相隔,不由泪流满面。

人去似春休,卮酒(3)曾将(4)石尤(5)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6)一种烟波各自愁(7)

人离开了就像这过去的春天容颜不再,繁华易失。拿着酒临溪伤神。就算是有人面桃花,一叶扁舟,也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注释

(1)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平仄换韵。

(2)红豆子:即相思树所结之子。果实成荚,微扁,子大如豌豆,色鲜红或半红半黑。古人以此作为爱情或相思的象征。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卮酒:古代盛酒的器皿。

(4)酹:指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

(5)石尤:石尤风,即逆风或顶头风。

(6)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意谓与你分别之后,定然还有人在这里乘小船作别。桃叶渡:渡口名。地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因晋王献之于此歌烦其妾桃叶而得名。后人以此代指情人分别之地,或分别之意。

(7)一种烟波各自愁:谓同样的烟波渡口,同样的分别,但各人却有着各自的离愁了。

创作背景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这首词是送别情人时所作。后来纳兰在《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中交代了这次离别的背景。纳兰任侍卫多年,虽说是极有权势的官职,但目睹太多官场黑暗,纳兰却常觉精神苦闷,繁杂无聊。经友人顾贞观介绍,纳兰结识了江南才女沈宛。两人起初只是书信往来,后来便渐生情愫。终于在一年秋天,沈宛北上,两人一见如故,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由此开始。

然而世事无常,正在他们享受着相聚的快乐时,纳兰却要随康熙南下巡视江南。皇命难违,两人只得分别,纳兰许诺,回来之后,两人便完婚。在这段漫长的、交织着思念与快乐的旅程中,纳兰写下了一组著名组诗《梦江南》,写尽了江南的风光如画。

归来后纳兰便娶沈宛为妾,两人恩爱如蜜。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纳兰地位的特殊,既是皇帝贴身侍卫,又是满清贵族,竟然娶了一位汉族民间女子。纳兰处处受压,终于不得已与沈宛分离。送她回江南。这便是这首《南乡子·烟暖雨初收》的写作背景。

拼音版

nánxiāng··yānnuǎnchūshōu

yānnuǎnchūshōuluòjìnfánhuāxiǎoyuànyōuzhāishuānghóngdòutóushuōzhuófēnxiélèiànliú

rénchūnxiūzhījiǔcéngjiānglèishíyóubiéyǒuréntáopiānzhōuzhǒngyānchóu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清代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公元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