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别来春半

李煜 〔五代〕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清平乐·忆别》一般指《清平乐·别来春半》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全词写出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情,或为作者牵记其弟李从善入宋不得归,故触景生情而作。上片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别来春半(1),触目柔肠(2)断。

自从分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

砌下(3)落梅(4)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5)

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雁来音信无凭(6),路遥归梦难成(7)

鸿雁已经飞回,但是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要回去的梦也难形成。

离恨恰如(8)春草,更行更远(9)还生。

我这离别思念的愁绪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

注释

(1)春半:即半春,春天的一半。唐代柳宗元《柳州二日》诗中有句:“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别来春半,指自分别以来,春天已过去一半,说明时光过得很快。

(2)柔肠:原指温柔的心肠,此指绵软情怀。柔:吕本二主词、吴本二主词、侯本二主词、《尊前集》、《全唐诗》、《词综》等本中均作“愁”。

(3)砌下:台阶下。砌,台阶。

(4)落梅:指白梅花,开放较晚。全句意思,台阶下飘落的白梅花犹如雪片纷飞。

(5)拂了一身还满:指把满身的落梅拂去了又落了满身。

(6)雁来音信无凭:这句话是说鸿雁虽然来了,却没将书信传来。古代有凭借雁足传递书信的故事。《汉书·苏武传》中记载:“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故见雁就联想到了所思之人的音信。无凭,没有凭证,指没有书信。

(7)遥归梦难成:遥:远。归梦难成:指有家难回。

(8)恰如:正像。《全唐诗》《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等本中均作”却如”;毛本《尊前集》中作“怯如”。

(9)更行更远:指行程越远。更,越。还生:还是生得很多。还,仍然,还是。

创作背景

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974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李煜思念之深,常常痛哭。陆永品认为这首词有可能是从善入宋的第二年春天,李煜为思念他而作的。

拼音版

qīngpíng··biéláichūnbàn

biéláichūnbànchùróuchángduàn

xiàluòméixuěluànleshēnháimǎn

yànláiyīnxìnpíngyáoguīmèngnánchéng

hènqiàchūncǎogèngxínggèngyuǎnháishēng

作者简介

李煜

李煜(千古词帝)

南唐末代君主、诗人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徐州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人,南唐末代国君。李璟第六子。国破降宋。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可确定者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