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李煜 〔五代〕 李煜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是一首怀思旧好的怨词,当是李煜对已故昭惠后周娥皇(即大周后)的怀悼之作,全词写得悲切缠绵,表现了对故人的怀思之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秦楼(1)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2)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4)。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5)

没有像秦穆公女那样的美人,有皇家上苑的美好景色,也是空的了。那些花开得如此美,瓣是粉红的,蕊是金黄的,可是只有它们自己或低或昂,没人能和我去欣赏。也许东风不高兴我,所以才使那些花开了一半。

琼窗(6)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7)外映垂杨(8)。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我长日思念,百无聊赖,倚窗独困倦后昏然入睡,一觉醒来夕阳已西下。在梦中梦见了当年的欢爱之情,而梦醒后一切都是空的了,这恨该是何等长久啊!往年两人曾一起在垂杨处依恋相爱,而如今都看不到了。我和她相处只是暂时的,真是很短,和梦一样,还是懒于再想那些事了。

注释

(1)秦楼: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亦名凤楼。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弄玉妻之,为之作风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事见汉刘向《列仙传》。后人遂以“凤去楼空”指楼中人去、睹物思人。

(2)上苑:指古代供帝王玩赏、打猎的园林。

(3)粉英含蕊:粉红的鲜花。

(4)低昂:高低、高下。

(5)一衿香:衿,同“襟”。是以人的感受说明香的程度。一般指不能指出形状的事物,类似的情况有:徐仲雅《赠齐己》:“骨瘦神清风一襟,松老霜天鹤病深。”吕岩的《沁园春》:“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一说,堂后(北)叫背,堂前(南)叫襟,一襟香,指堂前一面有香。

(6)琼窗:华美精致的窗子。

(7)碧阑干:绿色栏杆。

(8)垂杨: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创作背景

从词意判断,《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此词应为悼亡之作。李煜十八岁娶周宗之女娥皇,即位以后即立为昭惠后。二人情感甚笃,婚后十年昭惠后因病逝,李煜十分悲伤怀恋,竟是“哀苦骨立,杖而后起”,并自撰诔文,语极酸楚。史载,昭惠后温婉秀丽,而且“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因此,这首词应该不是虚写,当是李煜的悼亡词。

拼音版

xièxīnēn··qínlóujiànchuīxiāo

qínlóujiànchuīxiāokōngshàngyuànfēngguāngfěnyīngjīnruǐángdōngfēngnǎocáijīnxiāng

qióngchuāngmèngxǐngliúcándāngniánhènchánglángānwàiyìngchuíyángzànshíxiāngjiànmènglǎnliàng

作者简介

李煜

李煜(千古词帝)

南唐末代君主、诗人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徐州彭城县(今江苏徐州)人,南唐末代国君。李璟第六子。国破降宋。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可确定者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