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武连驿忆弟

曾国藩 〔清代〕 曾国藩

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

疲马可怜孤月照,晨鸡一破万山苍。

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

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吹我送君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早发武连驿忆弟》是清代诗人曾国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写作者晓行夜宿,天不亮就整理车驾出发启程,在出川返京的路上日夜奔波。时值年终岁暮,作者想起了远在家乡湘乡的弟弟,只可惜天各一方,不能相见,因而幻想长风将自己送回弟弟身旁,既流露出了对仕途奔走之苦的厌倦,也表现出对弟弟的关切和思念之情。全诗情景交融,视听结合,巧用叠词渲染自身凄苦的处境,感情真挚,曲折婉转。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朝朝(1)整驾(2)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3)

每天早上,趁着繁星点点的时候,就整理车驾上路。仔细想想我这辈子为什么这样忙碌?

疲马可怜(4)孤月(5)照,晨鸡(6)(7)万山苍。

可怜孤月的清晖映照出马的疲惫身影。一声鸡鸣划破黑夜,深青色的群山渐渐可以辨认。

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8)

无数次的念归,可是从未归去,如今又到了年终岁暮。时时思念弟弟,却只能天各一方。

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9)吹我送君旁。

深深的沟壑、高高的山崖之间风力强劲。如此猛烈的风何时能够吹送我回到弟弟的身旁?

注释

(1)朝朝:每天早上。

(2)整驾:整理行装、车驾。

(3)有底忙:为什么而忙。有底,为什么。

(4)可怜:指怜悯。

(5)孤月:指月亮。因明月独悬天空,故称孤月。

(6)晨鸡:报晓的雄鸡。

(7)破:初,始。这里指破晓,天刚亮。

(8)天一方:形容别后各居一处,相隔遥远。

(9)何当:何时。

创作背景

根据《曾国藩日记》,此诗作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九月二十七日。曾国藩于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道光二十三年以翰林院检讨典试四川。作者一生从政从军,事务繁多,但他从来不曾忘怀故园之思,手足之情。在他的家书、日记里,常常可以看到他与弟弟间的紧密联系和对弟弟无微不至的关心,《早发武连驿忆弟》此诗即是作者从四川返京的途中思念弟弟曾国荃而作。

文学赏析

首联两句点题:“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曾国藩每日晓行夜宿,鞍马劳顿,时值秋去冬来,又是行进在四川山区,其辛苦可想而知。“趁星光”三字写出拂晓即起程赶路的忙碌状态。下面接一反问句:我这一生到底忙些什么?隐约之间透露出对这种文官庸碌工作的厌倦。显然,曾国藩的志向并不在做一代宗师,而在建功立业。

颔联正面写清晨山行的景色。“疲马可怜孤月照”,黎明即起,马匹经昨日跋涉,至今尚未恢复疲劳,何况人呢!“孤月”承首句“星光”,都点染了黎明前天空的特点。走了一段路程之后,“晨鸡一破万山苍”,鸡啼了,太阳出来了,莽莽苍苍的群山才从沉睡中醒来。“一破”二字,以刹那间时间的短暂与“万山”广阔空间的变化对比成趣,显示一种宏伟壮观的气魄,和有声有色的开阔境界。

颈联“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切题“忆弟”二字。岁暮怀人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主题。这和中华民族风习,岁末一家团圆的传统有关。所以每逢岁末佳节,思乡怀人之情,总是油然而生。这两句“曰归曰归”和“有弟有弟”都使用了叠词,加强了思乡怀人的感情色彩,节奏感也加快了。

尾联“大壑高崖风力劲,何当吹我送君旁。”第一句切“武连驿”,剑阁雄关,高山大壑,风力刚劲,地方气候的特色自然点染。但作者不仅是写山高风劲,重点在借此寄怀:能否把我吹送回故乡呢?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因山风劲吹而发。风愈大,希望风送返乡的愿望愈强烈。幻想愈强烈,不能实现后的感喟也愈深沉。作者把明明不可实现的幻想直接写出,目的是表达思乡怀人心情的强烈。

曾国藩诗学宋人,讲究在诗中有理趣。不过,他也受到唐人影响,所以诗体稳妥典雅,中规中距。由于他的鉴赏力比较高,所以在作诗时尽可能避俗避熟。《早发武连驿忆弟》这首七律也可以看出这些特点来。

作者简介

曾国藩

曾国藩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侍讲、侍读,内阁学士及侍郎。咸丰二年在籍组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累官两江、直隶总督,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卒谥“文正”。论诗倡“机神”说,继承和发展了姚鼐提倡黄庭坚诗的主张,是晚清诗坛宋诗运动的开创者之一。有《曾文正公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