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宫·云接平冈

周邦彦 〔宋代〕 周邦彦

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衰柳啼鸦,惊风驱雁,动人一片秋声。倦途休驾,淡烟里、微茫见星。尘埃憔悴,生怕黄昏,离思牵萦。

华堂旧日逢迎,花艳参差,香雾飘零。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眼波传意,恨密约、匆匆未成。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庆春宫·云接平冈》是北宋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有层次地铺写秋日黄昏莽莽郊原的肃杀景色,凸现抒情主人公尘埃憔悴的形象。下片极写昔日之旖旎风光,用温馨甜美的忆旧场面和前边的衰飒之景相对照,用以突出眼下的凄凉哀婉之情。此词将晚秋时节的羁旅愁怀和忆念情人的相思之苦融为一片来尽兴抒写,颇见作者善于铸造特定抒情境界的艺术工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云接平冈(1),山围寒野,路回(2)(3)孤城。衰柳啼鸦,惊风驱雁(4)动人(5)一片秋声(6)倦途(7)休驾(8),淡烟里、微茫(9)见星。尘埃憔悴(10)生怕(11)黄昏,离思牵萦。

天空的浓云连接着平直的山冈,群峰围绕着凄冷的原野,我循着回环的道路走近了这座孤城。败残的柳枝上栖息着不断啼叫的乌鸦,陡起的狂风吹散了低空的雁阵,到处迥荡着一片耸动人心的秋声。我感到旅途疲乏,赶忙停下车子,只见在迷茫惨淡的暮烟里,闪烁着几颗寒星。满身的尘土使我变得面容憔悴,我生怕面对这黄昏的衰景,因为满腔的愁情离思会被牵引出来,缠绕得我难以安宁。

华堂(12)旧日逢迎,花艳(13)参差(14)香雾(15)飘零(16)弦管(17)当头,偏怜(18)娇凤(19),夜深簧暖笙清(20)眼波传意(21),恨密约(22)、匆匆未成。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23)留情。

这时我起了那天在华丽的厅堂里巧遇她的情景:花色不一的美女们济济一堂,沁人心脾的香气四处飘零。在大厅当头那群演奏乐器的女郎当中,有一位娇小的人儿最让我动情。深夜的笙簧被烤得暖融融的,她演奏的声音十分清亮好听。我和她频频地用眼波互通心意,只恨匆匆忙忙密约未成。唉,现在我凭空会有这么多烦恼,都只为当初相逢的那一阵子,轻易让恋情占据了心灵!

注释

(1)平冈:平坦的山脊。

(2)路回:道路曲折。

(3)转:接近。

(4)惊风驱雁:指一阵徒起的寒风吹散了雁行。

(5)动人:触动人心。

(6)秋声:指以上风声、鸦啼、雁呜等声响。

(7)倦途:旅途劳累。

(8)休驾:听歌下来车马歇息。

(9)微茫:微弱迷茫,此处指星光。

(10)尘埃憔悴:因旅途辛苦、风尘仆仆显得疲惫消瘦。

(11)生怕:甚怕。

(12)华堂:装饰华丽的的厅堂。

(13)花艳:花儿一般娇艳。指美女。

(14)参差:这里只众多美女个子高矮不齐、穿插来往的样子。

(15)香雾:喻女子身上的香味浓烈。

(16)飘零:飘散弥漫。

(17)弦管:泛指乐器。

(18)偏怜:最爱,只爱。

(19)娇凤:指作者所中意的那个女子。

(20)簧暖笙清:古时笙里的簧片用高丽铜制成,冬天吹奏前须先烧炭火,将笙置于锦熏龙上,再加四合香薰烤,簧片烤暖之后,吹起来声音才清脆悦耳。

(21)眼波传意:眉目传情。

(22)密约:秘密约会。

(23)一饷:同“一晌”,一会儿,一阵子。

创作背景

周邦彦的爱情词中,写离别的痛苦多于相逢的欢乐,而离别的对象往往是曾经相爱甚深的,如《瑞龙吟》中痴小的“个人”,《拜星月慢》中兰花般的美秋娘,《过秦楼》中的扑萤女郞。人生中有时会遇到一种萌芽而尚未破土的爱情,只是瞬间感受,相互未吐情愫,甚至未通款曲。这是一种微妙的情感,往往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易于感受。有人感受后不久便淡忘。而清真却深深感受后,又念念不忘并以自己的才华铸成了永久的艺术品。《庆春宫·云接平冈》这首词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拼音版

qìngchūngōng··yúnjiēpínggāng

yúnjiēpínggāngshānwéihánhuíjiànzhuǎnchéngshuāiliǔjīngfēngyàndòngrénpiànqiūshēngjuànxiūjiàdànyānwēimángjiànxīngchénāiqiáocuìshēnghuánghūnqiānyíng

huátángjiùféngyínghuāyàncānxiāngpiāolíngxiánguǎndāngtóupiānliánjiāofèngshēnhuángnuǎnshēngqīngyǎnchuánhènyuēcōngcōngwèichéngduōfánnǎozhǐwèidāngshíxiǎngliúqíng

作者简介

周邦彦

周邦彦

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