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衙行

杜甫 〔唐代〕 杜甫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

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

野果充餱粮,卑枝成屋椽。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

故人有孙宰,高义薄曾云。

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

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

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飧。

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

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

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

别来岁月周,胡羯仍构患。

何当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彭衙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主要内容是回忆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诗人全家避贼逃难的一个片断,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逃难途中的艰险状况,第二部分写孙宰体贴留客的深情厚谊。前部分着重叙写诗人举家逃难的狼狈景况,后部分着重描绘故人孙宰待客的殷勤。全诗用追忆的口吻直接描述诗人尽室逃难之景、颠沛之状及故人晋接之情,真实的细节描写,细致的心理刻划,传神摹志,形象逼真,充分体现了杜诗“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的特色。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想当时躲避贼兵叛乱之初,往北逃跑经过多少艰难险阻。

夜深彭衙(1)道,月照白水山(2)

夜深了还逃亡在彭衙道上,月亮照着白水山。

尽室(3)久徒步,逢人多厚颜(4)

全家人长途跋涉,非常狼狈,逢人难免厚颜求食,窘迫异常。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

谷鸟参差啼鸣,一路荒凉,不见有逃难的人还回家。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小女儿饿得直咬我,怕小孩哭声被虎狼听到。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捂住她的嘴不让出声,但小孩却哭得更厉害了。

小儿强解事,故索(5)苦李餐。

小儿子故意说要吃苦李,以示自己懂事。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十天里有一半是雷雨天,全家在泥泞中相互牵扶着行走。

既无御雨(6),径滑衣又寒(7)

既没有御雨的用具,道路湿滑,因衣被雨打湿又寒冷。

有时经契阔(8)竟日(9)数里间。

有时经过难走的地方,一整天只能走几里路。

野果充餱粮(10)卑枝(11)成屋(12)

只能以野果充饥,以树下当住处。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早上在流水的石头上行走,晚上露宿在山中。

少留周家洼(13),欲出芦子关。

短期逗留周家洼,想出行芦子关。

故人有孙(14),高义薄曾云。

孙宰这个老朋友,简直是义薄云天。

延客已曛黑,张灯启重门。

在日落昏黑的时候邀请我,点好灯并打开层层门户。

暖汤濯我足,(15)纸招我魂。

烧热水给我洗脚,还剪纸为我全家压惊。

从此出妻孥,相视涕阑干(16)

接着又唤出妻子儿女,大家相视涕泪纵横。

众雏烂熳睡(17),唤起(18)(19)

孩子们都疲惫地睡着了,又把他们叫起来吃饭。

誓将与夫子(20),永结为弟昆。

他说一定要与夫子你,永远结为兄弟。

遂空所坐堂,安居奉我欢。

腾出房间,安排我一家安然住下。

谁肯艰难际,豁达露心肝。

谁能够在这艰难困苦之际,表露他诚挚的情意。

别来岁月周(21),胡羯仍构患。

别来已经满一年了,叛军还在制造灾祸。

何当(22)有翅翎,飞去堕尔前。

怎么才能拥有翅膀,飞去落到你跟前。

注释

(1)彭衙:在陕西白水县东北六十里,即现在的彭衙堡。

(2)白水山:白水县的山。杜甫于至德元载(756年)六月自白水逃难鄜州。

(3)尽室:犹全家。

(4)多厚颜:觉得很不好意思。

(5)故索:故,故意,犹“不是故离群,“清秋燕子故飞飞”之“故”。索,索取。

(6)备:工具。

(7)衣又寒:因衣被雨打湿。

(8)经契阔:是说碰到特别难走处。

(9)竟日:整天。

(10)餱粮:一作“糇粮”,干粮。

(11)卑枝:指低矮的树枝。

(12)椽:屋顶上的圆木条,这里屋椽就是屋宇的意思。

(13)少留周家洼:少留:短期的逗留。周家洼:即孙宰的家。一作“同家洼”。杜甫初意拟挈家直达灵武行在,故欲北出芦子关。

(14)宰:是唐人对县令的一种尊称,孙大概做过县令。

(15)翦:即剪。剪纸作旐,以招人魂,是古时风俗习惯,这里不必死看,认为果有此事,只是写孙宰的安慰无微不至而已。

(16)阑干:横斜貌,是形容涕泪之多。见得孙宰妻子也十分同情他们的遭遇。

(17)众雏烂熳睡:众雏:即上痴女小几。烂熳睡:小儿睡得十分香甜的样子。

(18)沾:含感激意。

(19)飧:晚餐。

(20)夫子:是孙宰谓杜甫。

(21)岁月周:满一年。

(22)何当:哪得。

创作背景

《彭衙行》这是一首感谢朋友的诗,主要内容是回忆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全家避贼逃难的一个片断。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陷潼关,杜甫携家从白水逃亡鄜州(今陕西富县),路经彭衙之北,受到友人孙宰的盛情接待,一直铭记不忘。至德二载(757年)杜甫由凤翔(今属陕西)回鄜州省亲,路经彭衙之西,因而回忆起前一年携家逃难时孙宰热情款待的深情厚谊,但又不便枉道相访,故作此诗以志感。

拼音版

péngxíng

zéichūběizǒujīngxiǎnjiān

shēnpéngdàoyuèzhàobáishuǐshān

jǐnshìjiǔféngrénduōhòuyán

cānchàniǎoyínjiànyóuzihái

chīyǎowèilángwén

huái怀zhōngyǎnkǒufǎnshēngchēn

xiǎoérqiángjiěshìsuǒcān

xúnbànléinìngxiāngqiānpān

bèijìnghuáyòuhán

yǒushíjīngkuòjìngshùjiān

guǒchōnghóuliángbēizhīchéngchuán

zǎoxíngshíshàngshuǐ宿tiānbiānyān

shǎoliúzhōujiāchūziguān

rényǒusūnzǎigāobáocéngyún

yánxūnhēizhāngdēngzhòngmén

nuǎntāngzhuójiǎnzhǐzhāohún

cóngchūxiāngshìlángàn

zhòngchúlànmànshuìhuànzhānpánsūn

shìjiāngziyǒngjiéwèikūn

suìkōngsuǒzuòtángānfènghuān

shuíkěnjiānnánhuōxīngān

biéláisuìyuèzhōujiérénggòuhuàn

dāngyǒuchìlíngfēiduòěrqián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