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依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归路,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金盏起,为君寿。
《感皇恩·滁州寿范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是词人写给副职范昂的寿词。上片写清明时节春意盎然,词人准备了笙歌酒筵为范昂祝寿,希望他青春永驻;下片写酒席上见到范昂瘦健有神,祝愿他日后回到朝廷任职,沐浴皇恩。全词将对春日景物和祝寿之事的描写紧密结合,情由景生,情景交融。虽用语平实,但蕴含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在寿词中不乏诙谐之意,颇见词人匠心。
春事(1)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2)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依旧(3)。青春(4)元(5)不老,君知否?
恰值清明时节,到处春意盎然,花开得非常艳丽,柳线垂青。我们添酒设宴,奏乐唱歌,为您祝寿。美酒和春天同样美好,年年的春色都和从前一样。春天本来就是不会老的,您知道吗?
席上看君,竹清松瘦(6)。待与青春斗(7)长久。三山(8)归路,明日天香襟袖(9)。更持(10)金盏(11)起,为君寿。
酒席上看您瘦健有神,像竹子一样清高,像青松一样傲岸。您一定会青春永驻,要和春天比一比谁更长久。祝愿您日后回到朝廷充任馆阁之职,沐浴皇恩。我要再次拿起酒杯,为您祝寿。
(1)春事:春色,春意。唐徐晶《同蔡孚五亭咏》:“幽栖可怜处,春事满林扉。”
(2)笙歌:泛指奏乐唱歌。
(3)依旧:一作“如旧”。
(4)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
(5)元:本来,向来,原来。
(6)竹清松瘦:形容人的状貌瘦健有神,为健康长寿之相。此二句是祝颂之词。
(7)斗:比赛,争胜。
(8)三山:本指海上蓬莱、方壶、瀛洲三仙山,自汉代学者以东观为道家蓬莱山,后人遂有以“三山”“三岛”“蓬莱”“瀛洲”等为馆阁之称者,如唐太宗设瀛洲馆以待学士。
(9)天香襟袖:谓范昂将沐浴皇恩。苏轼《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其二》:“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天香,指宫中炉烟的香气。
(10)持:拿着。
(11)金盏:酒杯的美称。一作“银盏”。
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考证,此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春:“据周孚《奠枕楼记》,知稼轩之守滁始于乾道八年春正月,又据《滁州府志》,知范昂之继任者为燕世良,亦于八年莅任。更据稼轩送范氏之《木兰花慢》,知范氏之去任当在八年中秋之前,而此词则春间所作也。”辛弃疾时任滁州太守,范昂为其副职。范昂过生日,辛弃疾写了《感皇恩·滁州寿范倅》这首词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