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是清代词人项鸿祚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写主人日夜与琴相伴,愁绪满怀。下片以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只有笙管声悠悠传来,衬托主人公处境幽独。这首词在技巧上,以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来反衬歌吹声之过培。又以隔院繁笙脆管的热闹欢乐,来反衬自己的春夜幽独的意绪。这首词体制短小却韵趣多姿。构思尤为精巧,以曲致的笔触描画了词人单恋之苦。小词构思灵巧,宛转入情。
阑珊(2)心绪,醉倚绿琴(3)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4)花香月满楼。
心情惆怅心绪低落,醉后倚靠着绿绮之琴独自愁苦。满枕新愁无处倾诉,长夜将尽花香袭人月光照遍小楼。
繁笙(5)脆管(6),吹得锦屏(7)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8)影过墙。
隔壁不知是谁吹奏出急促的笙歌,把我这锦屏美梦相思之情吹走。只有这绿荫匝地的垂杨啊,不放秋千的影子越过墙头。
(1)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韵互换。歌吹:歌唱和吹奏。词中偏指吹奏。
(2)阑珊:纷乱的样子。此处形容人物情绪。
(3)绿琴:绿绮琴,传说司马相如作《玉如意赋》,梁王悦之,赐以绿绮琴。后即用以指琴。
(4)残夜:夜将尽。
(5)繁笙:谓笙声繁密。
(6)脆管:清脆的笛声。
(7)锦屏:鲜艳华美的屏风。此处代指华贵的卧房。
(8)秋千:一种体育活动用具。此处代指荡秋千的女子。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这首词的具体创作年代不详。这首词收于《忆云词》甲稿,是项鸿祚二十五岁前所写,为夜闻隔墙歌吹声有感而作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