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十三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六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馀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孟夏(2)草木长,绕屋树扶疏(3)。
夏初草木竞生长,叶茂枝繁树绕屋。
众鸟欣有托(4),吾亦爱吾庐。
众鸟欢欣有住处,我也喜爱我茅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耕田播种事已毕,有空还家读我书。
穷巷(5)隔(6)深辙(7),颇回故人车。
僻巷距离大道远,友朋无奈转回路。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我心欢快饮春酒,摘取园中好菜疏。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微雨濛濛东面来,好风与共使心舒。
泛览周王传(8),流观山海图(9)。
《穆天子传》泛观览,《山海经》中翻画图。
俯仰终宇宙(10),不乐复何如!
顷刻邀游遍宇宙,我心不乐又何如?
(1)山海经:一部记述古代山川异物、神话传说的书。
(2)孟夏:初夏,农历四月。
(3)扶疏:枝叶茂盛纷披的样子。《韩非子·扬权》:“为人君者,数披其木,毋使本枝扶疏。”
(4)众鸟欣有托:言众鸟因有树可依而欣喜。
(5)穷巷:陋巷。
(6)隔:隔绝。
(7)深辙:大车所轧之痕迹,此代指贵者所乘之车。
(8)周王传:指《穆天子传》,写有关周穆王的有关传说。
(9)山海图:《山海经图》。古人疑《山海经》依图画而述之。
(10)俯仰终宇宙:顷刻间遍游宇宙。俯仰,俯仰之间,指时间短暂。
关于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学界尚有争议。逯钦立认为这组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三年(407)或四年(408),陶渊明处于归园田居前期,耕种之余便以琴书自娱。这期间他读了《山海经》及另一些神话、历史书如《穆天子传》之类,有感而作这十三首诗。而邓小军认为这组诗当系作于刘裕篡晋之后,孟二冬则说这组诗大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渊明五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