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为南唐词人冯延巳所作,通过对闺情的描写,感叹春光易逝,寓含词人对南唐小朝廷国运颓危的无奈感叹之情。
六曲阑干偎(1)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2)。谁把钿筝(3)移玉柱(4)?穿帘海燕(5)双飞(6)去。
在绿阴丛中,一座别致、幽静的小楼悄然独立,曲曲折折的栏杆紧紧依偎着碧树,两者相映成趣。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
满眼游丝(7)兼落絮(8),红杏开时,一霎(9)清明雨。浓睡觉来(10)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春光明媚,晴空万里,游丝袅袅,柳絮翻飞,这已是暮春景象了,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了一阵小雨。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1)偎:紧靠着。
(2)黄金缕:形容嫩黄的柳条,如同丝丝金线一般。
(3)钿筝: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
(4)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
(5)海燕:传说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
(6)双飞:一作“晾飞”。以上两句是写有人弹起筝来,双燕由帘内惊起飞走。
(7)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
(8)落絮:指飘落的柳絮。
(9)一霎:一阵子。唐孟郊《春后雨》诗:“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10)觉来:醒来。莺乱语,一作“慵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