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文
诗人
名句
分类
略缩
/
列表
冯延巳的诗
主题: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爱国
爱情
写景
抒情
思乡
送别
离别
励志
山水
田园
咏物
咏史
怀古
边塞
悼亡
读书
叙事
战争
羁旅
孤独
友情
赞美
讽刺
哲理
茶
酒
写花
桃花
梨花
荷花
梅花
竹子
牡丹花
珍惜时间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油菜花
作者:
李白
苏轼
杜甫
李清照
王守仁
岳飞
陶渊明
白居易
纳兰性德
辛弃疾
王安石
于谦
王维
诸葛亮
范仲淹
李煜
欧阳修
曹操
陆游
韩愈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冯延巳
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大臣
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善作新词。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有《阳春集》传世。
长命女·春日宴
谒金门·风乍起
醉花间·晴雪小园春未到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蝶恋花·窗外寒鸡天欲曙
清平乐·雨晴烟晚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三台令·明月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归去
蝶恋花·几度凤楼同饮宴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
醉花间·独立阶前星又月
虞美人·春风拂拂横秋水
归自谣·寒山碧
三台令·春色
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
酒泉子·芳草长川
上行杯·落梅着雨消残粉
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
三台令·南浦
玉楼春·雪云乍变春云簇
清平乐·深冬寒月
菩萨蛮·欹鬟堕髻摇双桨
点绛唇·荫绿围红
舞春风
长相思·红满枝
醉花间·月落霜繁深院闭
芳草渡·梧桐落
喜迁莺·雾蒙蒙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抛球乐·梅落新春入后庭
酒泉子·春色融融
忆江南·去岁迎春楼上月
应天长·石城花落江楼雨
采桑子·西风半夜帘栊冷
菩萨蛮·画堂昨夜西风过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
谒金门·圣明世
应天长·朱颜日日惊憔悴
贺圣朝·金丝帐暖牙床稳
应天长·兰房一宿还归去
采桑子·小庭雨过春将尽
虞美人·玉钩鸾柱调鹦鹉
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
相见欢·晓窗梦到昭华
鹊踏枝·霜落小园瑶草短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忆江南·今日相逢花未发
归自谣·春艳艳
更漏子·风带寒
忆秦娥·风淅淅
金错刀二首
喜迁莺·宿莺啼
酒泉子·庭下花飞
抛球乐·莫怨登高白玉杯
抛球乐·霜积秋山万树红
抛球乐·坐对高楼千万山
鹊踏枝·芳草满园花满目
采桑子·微风帘幕清明近
更漏子·玉炉烟
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
抛球乐·尽日登高兴未残
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抛球乐·酒罢歌馀兴未阑
菩萨蛮·金波远逐行云去
更漏子·夜初长
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
应天长·当时心事偷相许
虞美人·画帘新霁情萧索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
采桑子·寒蝉欲报三秋候
思越人·酒醒情怀恶
酒泉子·深院空帏
更漏子·秋水平
应天长·一弯初月临鸾镜
菩萨蛮·西风袅袅凌歌扇
鹊踏枝·叵耐为人情太薄
更漏子·金剪刀
抛球乐·年少王孙有俊才
阮郎归·角声吹断陇梅枝
采桑子·昭阳记得神仙侣
采桑子·酒阑睡觉天香暖
南乡子·细雨泣秋风
归自谣·何处笛
采桑子·马嘶人语春风岸
采桑子·画堂灯暖帘栊卷
鹊踏枝·秋入蛮蕉风半裂
菩萨蛮·沉沉朱户横金锁
寿山曲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
谒金门·杨柳陌
清平乐·西园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