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

汉乐府 〔两汉〕 汉乐府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薤露》是西汉无名氏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这是一首挽歌,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诗以薤上的露水容易晒干起兴,写人生的短暂;又以露水干了明天还能再降落,反写人的一去难以回还。这首诗三、七言交替,歌词错落有致,变化多姿,感情缠绵舒缓,伤悲之情缓而令人叹息不已,易打动人心。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上露,何易(2)

薤上零落的露水,是何等容易干枯。

露晞明朝更复(3),人死一去何时归。

露水干枯了明天还会再落下,人的生命一旦逝去,又何时才能归来?

注释

(1)薤:植物名,叶子丛生,细长中空,花紫色。

(2)晞:晒干。

(3)落:降落。

创作背景

《薤露》是汉魏时期的一首挽歌,是出丧时牵引灵柩的人所唱,在《乐府诗集》中收于“相和歌辞”。《薤露》和《蒿里》原来本是一首诗,据说出于楚汉争霸时期田横的门客。田横出身于战国时齐国的宗室,秦末战争时一度自立为齐王,后兵败,与五百门客逃于海岛。西汉建立后,田横受到汉高祖刘邦的征召。在前往洛阳的途中因不愿臣服而自杀,他的门客为哀悼他而作了这首挽歌。至汉武帝时,宫廷乐师李延年将其分为二曲,《薤露》送别王公贵人,《蒿里》送别士大夫和庶人。

拼音版

xiè

xièshàng

míngzhāogèngluòrénshíguī

作者简介

汉乐府

汉乐府

古代音乐机关

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