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

汉乐府 〔两汉〕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出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青青园中(1)朝露(2)待日(3)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秋节(4)至,焜黄(5)华叶(6)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7)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壮(8)不努力,老大(9)(10)伤悲。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注释

(1)葵:蔬菜名,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2)朝露:清晨的露水。

(3)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4)秋节:秋季。

(5)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6)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7)百川:大河流。

(8)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9)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10)徒:白白地。

创作背景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长歌行》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古辞共三首,此诗为第一首,最早见于萧统《文选》。张玉谷认为,“此警废学之诗”。

拼音版

chángxíng

qīngqīngyuánzhōngkuízhāodài

yángchūnwànshēngguānghuī

chángkǒngqiūjiézhìkūnhuánghuāshuāi

bǎichuāndōngdàohǎishí西guī

shàozhuànglǎoshāngbēi

作者简介

汉乐府

汉乐府

古代音乐机关

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