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满江红·中秋寄远》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这是一首中秋怀人的词,上片写赏月,以“快”、“怕”、“怜”等字领起,点急切之情,现担心之意,表爱月之心,并暗中感伤自己之幽独,下片先写赏月之宴之酒歌,后述赏月之人之叹之想,借月圆说团圆,情溢字里行间。全词即景生情,借景抒情,有情景交融之妙。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3)。谁做冰壶凉世界(4),最(5)玉斧修时节(6)。问嫦娥(7)孤令(8)有愁无?应华发(9)

快快登上西楼吧,恐怕老天会放出浮云来遮蔽明月。要叫来美人,让她手按横笛,把优美的曲子吹奏得清脆激越。这是谁做就冰壶般清凉的世界?我最喜爱这玉斧修磨过月亮的时节。试问月里嫦娥,你孤单一人好受吗?想必你早就愁得头发花白。

云液(10)满,琼杯(11)滑。长袖起(12)清歌咽(13)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14)。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15)。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筵席上美酒不断地斟满,玉杯端起来觉得滑腻,美人挥动长袖翩翩起舞,歌声中却掺杂着悲咽。可叹十次之中常有八九次,月儿被盼回了,却很快亏缺!但愿它像今夜一样永远团圆,我想人情也未必常常是离别。要把从前的离恨都化成欢乐,等到你回来相聚再互相倾诉。

注释

(1)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

(2)寄远:寄情思与远人。

(3)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据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载:晏殊留守南都时,与下属王君玉常饮酒赋诗为乐,适逢中秋,天气阴晦,明月未现,晏殊不欢而寝,君玉赋诗云:“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纹管一吹开。”晏殊枕上得诗大喜,立即召客宴饮奏乐,半夜时分,果然月出,于是欢饮达旦。但,只,这里为只愿、只求义。玉纤,即纤纤玉手。横管,借称苗。吹裂,技艺高强的笛手会把笛子吹裂。

(4)冰壶凉世界:形容月光皎洁,月夜显得洁净凉爽。冰壶,盛冰的玉壶,比喻洁白清冷。

(5)怜:喜爱。

(6)玉斧修时节: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月亮是由七种宝石合成,天上有八万二千户玉匠持斤斧轮流修磨它。

(7)嫦娥:神话传说中的月中仙子。

(8)孤令:同“孤零”,孤零零地,孤孤单单地。

(9)华发:头发花白,指衰老。

(10)云液:天上的仙酒。用作酒的美称。

(11)琼杯:玉杯。用作酒杯的美称。

(12)长袖起:语本《韩非子》:“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这里指赏月宴席上妓女翩翩起舞。

(13)清歌咽:形容歌声凑清。咽,声塞。

(14)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意谓可叹这月亮十有八九是亏缺。宋黄庭坚《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人生不如意,十事恒八九。”磨,修磨,指把月修圆磨亮。

(15)看承别:别样看待,看法不同。

创作背景

此词写作年代已难确考。作者的门人范开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元月编定的《稼轩词甲集》收有此词,据此可以肯定它作于这一年之前,一般注家皆将其列入居带湖时期之作。题中的远人,如以男子口气写,可指妻子,也可指情人。此词有解为词人写给远方妻子的,但词人居带湖时当无与妻子远别之事,故此说似不妥。诗家词人写诗作词,未必皆实写自己,亦可设身处地,代人抒情,亦可借写男女之本而别有寄托。或认为此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中期(1169年前后),辛弃疾任建康(今江苏南京)通判时。

拼音版

mǎnjiānghóng··zhōngqiūyuǎn

kuàishàng西lóutiānfàngyúnzhēyuèdànhuànxiānhéngguǎnshēngchuīlièshuízuòbīngliángshìjièzuìliánxiūshíjiéwènchángélìngyǒuchóuyīnghuá

yúnmǎnqióngbēihuázhǎngxiùqīngyàntànshíchángjiǔháiquēdànyuànzhǎngyuánrénqíngwèikànchéngbiécóngqiánhènzǒngchénghuānguīshíshuō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