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汤坡见和用韵为谢

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见君谏疏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汤坡见和用韵为谢》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被弹劾罢官、闲居带湖时写的,上片对汤邦彦谪居蛮烟的遭遇深表同情,下片叙述自己罢官归来以后的寂寞处境和悲愤心情。词中揭露了南宋统治集团对爱国志士的打击和迫害,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语言沉痛,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白日射金阙(1)虎豹九关(2)开。见君谏疏(3)频上,谈笑挽天回。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4),往事莫惊猜。政恐不免耳,消息日边(5)来。

白日照射着帝王的宫阙,守卫森严的宫门终于为你打开。我见你进谏的章疏不断上奏,谈笑间便将皇上的心意挽回。你对皇帝的忠肝义胆千古少见,却被送往蛮烟瘴雨的万里之外。往事如烟已经过去,不必再为此惊恐疑猜。你一定会被朝廷重新起用,好消息必将从京城传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6),醉舞狂歌欲倒,老子(7)颇堪(8)。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可笑我的破庐门掩荒草,庭院的小径也已长满苍苔。我的双手未必就没有用处,不是还可以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吗?谈兵论诗不是我的正经事,我整天狂歌醉舞将要东倒西歪。老子一生,很令人悲哀。满头白发难道是天生如此?实在是酒醒后为愁闷所栽。

注释

(1)金阙:喻指宫廷。

(2)虎豹九关:出自《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这里借以用来比喻皇宫大门森严,想要面见天子十分困难。

(3)谏疏:古代臣子向皇帝进谏的奏疏。

(4)蛮烟瘴雨:指汤邦彦被贬居的新州,偏僻荒远,又多瘴疠之气。

(5)日边:皇帝身边。

(6)余事:闲事。

(7)老子:作者自指。

(8)哀:可怜。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汤坡见和用韵为谢》此词作于淳熙九年(1182)闲居带湖时。辛弃疾交游唱和的朋友中,也不乏彼此为政治对手的,比如汤邦彦与叶衡。回想当年汤邦彦任左司谏兼侍读之时,意气风发,论事慷慨,深得宋孝宗嘉许,以至于言听计从。其间包括汤邦彦奏右丞相叶衡诋毁皇上,直接导致叶衡罢相。但曾几何时,汤邦彦因为出使金国有辱使命,很快也遭别人弹劾,被贬到遥远的蛮荒之地新州,数年之后才移到信州。当时辛弃疾正在信州,也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罢官归隐。淳熙九年春,四十三岁的辛弃疾退居信州带湖之初,写了《水调歌头·盟鸥》,汤邦彦很快和了一首。辛弃疾又用原调原韵,写了这首词,作为答谢。

拼音版

shuǐdiàotóu··tāngjiànyòngyùnwèixiè

báishèjīnquèbàojiǔguānkāijiànjūnjiànshūpínshàngtánxiàowǎntiānhuíqiānzhōnggāndǎnwànmányānzhàngwǎngshìjīngcāizhèngkǒngmiǎněrxiāobiānlái

xiàoményǎncǎojìngfēngtáiwèiyīngliǎngshǒuyòngyàoxièáobēishuōjiànlùnshīshìzuìkuángdàolǎokānāibáiníngyǒuzhǒngxǐngshízāi

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