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除夕

袁凯 〔明代〕 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客中除夕》是明代诗人袁凯的诗作。这首诗写除夕夜旅居异地的乡思客愁。诗篇以对句发端,“今夕为何夕”关合“除夕”,“他乡说故乡”关合“客中”,出语含蓄,暗示客愁;第二联承上联而来,写客居生活的冷清和乡思的绵长。此联叙事中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有滞留他乡、思归无计的凄寂,也隐含着作者的乡思和回归故里的迫切心情;第三联则点出作者淹留他乡、岁暮不归的原因所在。全诗语言通脱质朴,诗中也没有新奇特别的意象,然却是平实处见真情,是一首以质胜而非以文名的感怀思乡之作。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今夕为何夕(1)他乡说故乡(2)

今儿晚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眼看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却岁岁增长。

戎马(3)无休歇(4)关山正渺茫(5)

战乱连年不断、无休无歇,关山阻隔,故乡归路渺茫。

一杯柏叶酒(6)未敌(7)泪千行。

饮一杯除夕避邪的柏叶酒,压不住思亲眼泪万千行。

注释

(1)今夕为何夕:语出《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这里借用以抒写除夕怀念家人的愁思。

(2)他乡说故乡:从刘皂《旅次朔方》(一作贾岛《渡桑干》)的“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句化出。

(3)戎马:指军事行动、战乱。

(4)无休歇:未停止过。

(5)关山正渺茫:用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句意。关山,关口和山岳,这里代指故乡。渺茫,遥远,看不清楚。

(6)柏叶酒:用柏叶浸过的酒,也叫“柏酒”。古代风俗,以柏叶后凋耐久,因取其叶浸酒,元旦共饮,以祝长寿。

(7)未敌:不能阻挡。指欲借酒消愁,但仍阻止不了热泪滚滚。

创作背景

《客中除夕》此诗作于元末明初战乱之际。客游外地,寄寓他乡,古人对这种生活很难适应,总有一种飘零之感。除夕是中国传统的盛大节日,通常都要与家人团聚。飘泊在外对古人来说是人生的不幸,除夕佳节期间仍然不能还家,更是莫大的不幸。这首诗就是作者在除夕那天旅居外地所写,道出了佳节期间滞留外地的苦闷与无奈。

拼音版

zhōngchú

jīnwéixiāngshuōxiāng

kànrénérwéisuìniánzhǎng

róngxiūxiēguānshānzhèngmiǎománg

bēibǎijiǔwèilèiqiānháng

作者简介

袁凯

袁凯

明初诗人,洪武年御史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年)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四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