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创作的的一首五言律诗,收录于《王临川集》中。此诗前半首写花影,突出水中的花影之美胜于花的自身;后半首由水中花影,联想及南朝陈后主及贵妃张丽华国破人亡的境遇。此诗艺术构思的独到之处在于,不直接描摹杏花本身的娇美艳丽,而全用比喻手法烘托,展现她在水中娇娆的倒影。
石梁(1)度空旷,茅屋临清炯(2)。
石梁跨过空旷的水面,茅屋正在清澈闪亮的溪水畔。
俯窥娇饶(3)杏,未觉身胜影。
俯看娇娆的杏花,并不觉得花儿胜过倒影。
嫣如景阳妃(4),含笑堕宫井。
巧笑如同景阳宫的妃嫔,含笑落下了宫井。
怊怅(5)有微波,残妆(6)坏难整。
让人惆怅呵剩有微波,残妆弄乱了难以重整。
(1)石梁:石头堆成的拦水坝,用来捕鱼等。
(2)清炯:清明,指阳光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
(3)娇饶:即娇娆。娇艳富丽貌。
(4)景阳妃:指南朝陈后主的嫔妃张丽华、孔贵嫔等。史载,隋军入台城。后主避之,与张丽华、孔贵嫔俱入景阳宫井中。隋军窥井而呼,后主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乃与张丽华、孔贵嫔同乘而上。
(5)怊怅:惆怅。
(6)残妆:被损坏了的化妆。
《杏花》此诗作于作者晚年退居金陵之后。宋人王铨《默记》卷下曰:“荆公暮年赋《临水桃花》诗:‘还如景阳妃,含叹堕宫井’”云云,可证此为老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