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高适 〔唐代〕 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思乡之情与戍边之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此诗作为边塞诗,而带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胡人(1)吹笛戍楼(2)间,楼上萧条(3)(4)(5)

胡人吹起羌笛响在戍楼之间,戍楼之上景象萧条月光幽闲。

借问(6)落梅(7)凡几(8)曲?从风(9)一夜满关山(10)

借问悠悠的落梅乐曲有几首?长风万里吹拂一夜洒满关山。

注释

(1)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

(2)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3)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4)海:一作“明”。

(5)闲:这里有清幽之意。

(6)借问:犹询问。

(7)落梅:指笛曲《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

(8)凡几:共计多少。

(9)从风:随风。

(10)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创作背景

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这首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哥舒翰幕府。根据岑仲勉《唐人行第录》所载,《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此诗是对王之涣《凉州词》的酬和之作。

拼音版

wángménguāntīngchuī

rénchuīshùlóujiānlóushàngxiāotiáohǎiyuèxián

jièwènluòméifáncóngfēngmǎnguānshān

作者简介

高适

高适

唐朝中期名臣、边塞诗人

高适(704—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