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望夫石比附湘女思舜的故事,前两句是对望夫石的情感进行描写,后两句用帝舜的传说表达诗人对美好政治的期待。全诗语言直白,用典自然,含义深刻,将政治诗写得像爱情诗一样凄美,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2)不归。
头发梳得像云一样卷,烟一样飘,是与谁有约?所等之人却去了像天一样遥远的地方不再回来。
还似九疑山下女(3),千秋长望舜裳衣(4)。
像追随九疑山下的舜帝投江身亡的娥皇、女英,期待着在江水中能千秋万代地望着舜帝的衣裳。
(1)望夫石:传说中“望夫石”甚多,后世诸家所咏之望夫石,乃安徽当涂之望夫石。《太平寰宇记》:“望夫山,在县北四十七里。昔有人往楚,累岁不还,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为石。周回五十里,高一百丈。”后世方志书记载多类此。据考证,此望夫石,在今安徽马鞍山当涂县采石镇西北二里的江滨山上。
(2)更:古时候的时间计量单位,在这里表达时间的长久。
(3)九疑山下女:传说中帝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她们是帝尧的女儿,帝舜南巡时,至九疑山崩逝,便葬于此。二女追随不及,投湘水而死。民间传说,九疑山第二峰舜峰之下,有牛头江,江边巨石,称望夫石,传言二妃所化。九疑,山名,即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南六十里。
(4)裳衣:衣裳,喻指舜。
《望夫石》此诗作年不详。诗中所写“望夫石”,当即刘禹锡等人所写过的和州境内的“望夫石”。皇祐五年(1053)六月,王安石“自淮南来视苏州之积水”,被旨前往苏州相度水势。大约王安石在和州渡江而南,经采石矶,遂有此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