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除夕偶成二首·其一

黄景仁 〔清代〕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癸巳除夕偶成二首》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写的七言绝句组诗,是诗人除夕归乡时有感而发的诗篇。其一写诗人在除夕之夜,凝望星空的场景,表达诗人愁闷的心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千家笑语(1)迟迟(2),忧患(3)物外知(4)

时间慢慢地流逝,各家各户的欢声笑语从四面八方隐隐传来。

悄立市桥(5)人不(6),一星如月看多时。

在石桥上昂首而立的人却恍若置身世外,他凝望着天空,却把一颗明星当作月亮观看了多时。

注释

(1)漏:漏壶,古代计时仪器。

(2)迟迟:指时间过得很慢。

(3)潜:暗中,悄悄地。

(4)物外知:从时间流逝、外物变迁中感觉出来。

(5)市桥:指诗人家乡市镇中的桥。江南城镇多傍水为街,市中多桥。

(6)识:在这里是认识的意思。

创作背景

《癸巳除夕偶成》这组诗作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此时正处于乾隆中期,诗人二十五岁,在安徽督学朱筠幕中,除夕归家过年。诗人对社会即将发生的乱象已有预感,心中惆怅,又觉怀才不遇,心有所感,便以“偶成”命题,作成此组诗 。

拼音版

guǐchúǒuchéngèrshǒu··

qiānjiāxiàolòuchíchíyōuhuànqiáncóngwàizhī

qiǎoshìqiáorénshíxīngyuèkànduōshí

作者简介

黄景仁

黄景仁

清代诗人

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