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绣鞋·郊行

周德清 〔元代〕 周德清

【其一】

茅店小斜挑草稕,竹篱疏半掩柴门,一犬汪汪吠行人。题诗桃叶渡,问酒杏花村,醉归来驴背稳。

【其二】

穿云响一乘山簥,见风消数盏村醪,十里松声画难描。枫林霜叶舞,荞麦雪花飘,又一年秋事了。

【其三】

雪意商量酒价,风光投奔诗家,准备骑驴探梅花。几声沙嘴雁,数点树头鸦,说江山憔悴煞。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红绣鞋·郊行》是元代散曲作家周德清创作的一组散曲,由三首小令组成。这三首曲子分别讲述春、秋、冬三个季节的闲暇之时,作者骑一头小毛驴,到郊外去踏青寻梅、茅店沽酒、驴背题诗的事。全曲写景很有特色,动静结合,声色俱妙,对仗工整,比喻新奇。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其一】

其一

茅店小斜挑草稕(3),竹篱疏半掩柴门,一犬汪汪吠行人。题诗桃叶渡(4)问酒杏花村(5)醉归来驴背稳(6)

小小的一所乡村客店,稻草的望子斜挑在门首。人家半掩着柴门,用一道疏疏的篱笆围就。过路人惊动了村狗,汪汪地迎着叫个不休。在风光旖旎的渡口题诗,又在春意盎然的酒家饮酒。喝醉了,骑着驴稳步回家,无忧无愁。

【其二】

其二

穿云响(7)一乘(8)山簥(9),见风消数盏村醪(10),十里松声画难描。枫林霜叶舞,荞麦(11)雪花飘,又一年秋事(12)(13)

乘一副名叫“穿云响”的山轿,饮几盏俗称“见风消”的春酒。十里松涛声声入耳,真是难以描画。枫林经霜的红叶翩翩起舞麦花像雪一样迎风飞飘,又一年好收成已成定局了。

【其三】

其三

雪意商量酒价(14),风光投奔(15)诗家,准备骑驴探梅花(16)。几声沙嘴(17)雁,数点(18)树头鸦,说江山憔悴煞。

下雪了,估计酒价将要上涨,寒冬的风光投向诗人的怀抱,我准备骑驴去探访梅花。在沙洲嘴上传来大雁几声啼叫,在树梢头栖息着几只乌鸦,它们在向游人诉说,这大好河山已变得十分凋敝凄凉。

注释

(1)中吕:宫调名。中吕宫是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2)红绣鞋:曲牌名,北曲入中吕宫。多作小令,基本句式为六六七五五五,押六平仄韵。

(3)草稕:旧时酒家的标志。用草或布缀于竿头,悬在店门前,招引游客。俗称“望子”。

(4)题诗桃叶渡:《古乐府注》:“王献之爱妾名桃叶,尝渡此。献之作歌送之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正迎接汝。’”

(5)问酒杏花村: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音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指酒家。

(6)醉归来驴背稳:这里暗用孟浩然、李贺等人骑驴寻诗的故事。

(7)穿云响:山轿别名。因其穿行飞快,故称。

(8)一乘:一车四马为一乘,此指一副。

(9)山簥:即“山轿”,滑竿一类的抬人工具。

(10)村醪:乡民自制的村酒,俗名“见风消”。

(11)荞麦:北方一种粗粮作物,春秋两种。开白花,秋天开花较晚。

(12)秋事:秋收。

(13)了:完结,定局。

(14)雪意商量酒价:言有了下雪的象征,估计酒价要提高一些。商量,估量,酝酿。

(15)投奔:投向。

(16)准备骑驴探梅花:这里用孟浩然事。孟浩然居鹿门山时,大雪天骑驴探梅。

(17)沙嘴:沙洲突出水中的地方。

(18)数点:寥寥无几。出自隋炀帝的断句:“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19)江山憔翠煞:言江山寂寞、荒凉到了极点。憔悴,这里作寂寞、荒凉讲。

创作背景

《红绣鞋·郊行》这组曲子载于《太平乐府》卷四。周德清生活于元代后期。此时元朝统治者已恢复科举,相对于元代初期的文人来说,周德清是幸运的,有了仕进的机会。作为传统汉族文人之后,建功立业也是他最高的理想与抱负。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周德清也曾努力过,但多次应试,都未能如愿,只能布衣终身,为此深感惆怅。仕途上的失利,周德清便将兴趣与才识转移到了元代新兴的曲体文学的创作与研究上来。这组曲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具体创作年份未详。

拼音版

hóngxiùxié··jiāoxíng

máodiànxiǎoxiétiāocǎozhùnzhúshūbànyǎncháiménquǎnwāngwāngfèixíngrénshītáowènjiǔxìnghuācūnzuìguīláibèiwěn

èr

chuān穿yúnxiǎngchéngshānjiāojiànfēngxiāoshùzhǎncūnláoshísōngshēnghuànánmiáofēnglínshuāngqiáomàixuěhuāpiāoyòuniánqiūshìle

sān

xuěshāngliàngjiǔjiàfēngguāngtóubēnshījiāzhǔnbèitànméihuāshēngshāzuǐyànshùdiǎnshùtóushuōjiāngshānqiáocuìshā

作者简介

周德清

周德清

元代文学家

周德清(1277—1365),字日湛,号挺斋,高安暇堂(今属江西)人,所著《中原音韵》一书,对语音学和曲律的研究贡献甚著。《录鬼簿续篇》称其“又自制为乐府甚多,长篇短章,悉可为人作词之定格”。又云:“故人皆谓德清之韵,不但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德清之词,不惟江南,实天下之独步也。”散曲现存小令一首、套数三套。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