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并州雁

元好问 〔金代〕 元好问

三乡时作

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群。

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

灭没楼中见,哀劳枕畔闻。

南来还北去,无计得随君。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八月并州雁》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借看到并州征雁的所思所感,抒发了颠沛流离中的诗人内心深切的思乡之情,尤其尾联对北归大雁的羡慕之情表达了诗人有家难归的惆怅心绪。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三乡时作

在三乡时所作

八月并州雁,清汾(1)旅群(2)

八月里从并州飞来的雁群,清澈的汾水照映你们的身影。

一声(3)惊晚笛,数点(4)入秋云。

一阵惊叫唤起傍晚的响笛,几点疏影飞入秋天的云层。

灭没楼中见,哀劳(5)枕畔闻。

身影消失了,我却在楼中看见,声音依旧在,我能在枕边听清。

南来还北去,无计(6)得随(7)

你们飞来南方还要飞回北方,而我却不能够跟随你们。

注释

(1)清汾:清澈的汾水。汾水为黄河支流,源出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太原。

(2)旅群:指大雁之群体。

(3)一声:指大雁鸣叫。

(4)数点:大雁飞翔的影子。

(5)哀劳:鸿雁悲鸣的声音。

(6)无计:没有办法。

(7)君:此处指大雁。

创作背景

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诗人携家避难于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三乡镇。八月,一个黄昏时分,诗人看见远处云端群雁南飞的影子,联想到大雁飞过家乡并州和清汾。大雁能按季节自由地南来北往,而自己好似一只离群的哀鸿,则没有办法回故乡,感物伤怀,于是创作《八月并州雁》该诗。

文学赏析

《八月并州雁》该诗首联便有一种突兀之感。中秋八月,天高云淡,空旷的景象,最能引起游子的乡思,再加北雁南归,更易使诗人想起北方的故乡。诗人避乱他方,有家难归,思乡之情,刻骨铭心,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以己度物,遂谓鸿雁是从故乡来。诗人“雁”前着“并州”二字,为全诗之纲,以下诸句,或想象,或见闻,或感叹,皆由此引发而加以渲染。“清汾”二字,就季节而言,上承“八月”,因为唯秋季河水才清澈见底。就意象言,它又具有典型环境的意义。诗人南渡后,故乡已陷人战乱中,城池、人民,想已面目全非,惟汾水依旧,可以想见。且河岸是雁群栖息之地,河水清澈,水天相映,又有雁群点缀其中,是诗人所向往的意境。

颔联“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即言群雁的惊惧之状,暗寓战乱之象。夜晚,翱翔了天的雁群,刚在汾河岸边栖息下来,也许它们带着一身的疲累,已迅速进入梦乡,不意被一声笛音惊醒,急忙又飞向云端。“笛”通常为“胡人”所用,此处之笛声,大概是诗人遥想蒙古军营中兵士所吹。着“晚”字,以示此为夜幕降临后不久,兵士还未入睡之时,从而展示雁群栖息之短暂,身体之疲累。“一声”与“数点”对举,写惊弓之雁,它们在休息时尚时时警惕,一有动静,就扑扑高飞,直冲云际。鸟之所以如此,应与战乱有关,其惨象已在不言中。

颈联从悬想虚拟转人实写。“灭没”形雁飞之髙远,“哀劳”状雁声之凄弱。“楼中见”和“枕畔闻”,写诗人的目睹耳闻。一诉诸视觉,一诉诸听觉,把秋雁写得有声有色,诗人的精神状态也表现得活灵活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惟登高方可望远,“楼中见”不仅反衬出雁飞之高远,而且亦显示出诗人登上高楼,引颈翘首,目断飞鸿的专注神情。“楼中见”写白日所见,“枕畔闻”又写夜晚所听。惊惧的群雁飞得字,一从心理角度,状其声音之凄清;一从生理角度,状其声音之细弱。而这些都是诗人“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缘故,从而表现了诗人明为伤雁,实为自伤的深层感情。

尾联就是诗人对其何以如此钟爱秋雁,一往情深的回答。已成惊弓之鸟的秋雁,上凌“秋云”尚不觉其高,星夜兼程,也不嫌其速。诗人之避兵乱,其心情也是如此。该二句更有意味的是,诗人不但以可怜的秋雁自比,而且又更进一层,说雁在下年春天还可北返,而自己却不能与之同返自己日夜思念的故乡。该二句使全诗情意加倍深化,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八月并州雁》该诗在结构上,一反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传统,“专以单行”,蝉联递进,“十步九折,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隽”,确是首很有个性的好诗。

作者简介

元好问

元好问

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