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志

唐寅 〔明代〕 唐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言志》是明代文学家唐寅(即唐伯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作者心中淡泊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生涯之志。诗中平铺直述,开门见山不仅表明出唐寅自命清高的处世态度,还反映出他那不羁的性格。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不炼金丹(1)坐禅(2),不为商贾(3)耕田(4)

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农夫去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5)卖,不使人间造孽钱(6)

空闲的时候我就画一些画去卖,不用那些来路不正的钱。

注释

(1)金丹:古代方士用黄金、丹砂等炼成的药物。

(2)坐禅:指佛家教徒静坐潜修领悟教义。

(3)商贾:经商。

(4)耕田:务农。

(5)写就青山:绘画。

(6)造孽钱:“造孽”本作“造业”,乃佛教用语,即要遭报应的作恶。“造孽钱”即来路不正的钱。

创作背景

唐伯虎于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年)考中解元,次年春天进京赶考,途中因参与泄题事件,被弘治皇帝革去功名,案情查实,被安排去浙江做一名小吏,唐伯虎表示“士也可杀,不能再辱”,断然予以拒绝回家。唐伯虎回到家里,却遭到了家人的白眼、辱骂,为此唐伯虎与兄弟分家,使本就衰落的家境更为不堪,生计维艰。迫于无奈,唐伯虎只得出卖书画诗文来维持生计。于是在唐伯虎后半生二十余年时光,虽然功名未就,但自适的志趣,卖书画为生的生活方式,给他带来了人格的独立,故有感做《言志》此诗向世人言志。

拼音版

yánzhì

liànjīndānzuòchánwéishānggēngtián

xiánláixiějiùqīngshānmàishǐ使rénjiānzàonièqián

作者简介

唐寅

唐寅(唐伯虎)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8)中乡试第一。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后游名山大川,致力绘事,卖画为生。擅山水,多取法南宋李唐、刘松年,兼采元人法,一变斧辟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的皴法。并工人物、花鸟,笔墨秀润峭利,景物清隽生动,工笔、写意俱佳。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兼善书法,工诗文。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文以六朝为宗,诗初多秾丽,中尚平易,晚则纵放不拘成格。有《六如居士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