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苏轼 〔宋代〕 苏轼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女主人公见物动心的“愁”情,下片直写女主人公夜思郎君的自嘲心态。全词运用象征、双关的手法,反复描绘爱情所具有的神秘而微妙的内蕴以及闺阁少妇羞涩而多愁的心态,语言逼真传神,流畅自然,充分显示了苏轼超乎常人的才识。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井桐双(4)(7)(5)(6)(6)(7)(4)双桐井。(9)(8)井花愁,愁花井(8)(9)

井栏边两棵梧桐树,望着我冷色的新妆;我淡淡的新妆,初次映照着双桐井。我低头看着井栏边的花凋落而愁叹,发愁的花在井栏边望着失色低头的我。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楼上不宜(10)秋,秋宜不上楼。

形影孤单,悲叹我难以度过这煎熬失眠的长夜;长长的秋夜,可怜我这孤单的身影。高楼上不适应这肃杀的秋色,在萧瑟的秋色中不应该登楼去眺望。

注释

(1)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

(2)回文:诗词的一种形式,因回环往复均能成诵而得名,相传起于前秦窦滔妻苏蕙的《璇玑图》。

(3)闺怨:女子所抒愁怨。

(4)照:看,望。

(5)新妆:女子新颖别致的打扮。

(6)冷:淡淡色。

(7)新:初次。

(8)对:望。

(9)羞:低垂。

(10)不宜:不适应,意谓楼上也有凉意了。

创作背景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十月。当时苏轼被贬黄州,“杜门谢客”,冬至后又去天庆观养炼。在无所收获之后,他以“菩萨蛮”词调作《回文四时闺怨》以解脱。《菩萨蛮·回文秋闺怨》即为其中之一。

文学赏析

上片,运用象征、寄寓手法,写了少妇见物动心的“愁”情。“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与“新妆本绝世,妙舞亦如仙”(南朝梁王训《应令咏舞》)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本意是写少妇的外表美,可苏轼还是要将象征萧瑟的“梧桐”,与象征美女的“新妆”,放在一起映衬着写,且树与人共鸣,为的是突出少妇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而“愁”思满怀。同样,“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又进深一层从“梧桐”照秋,写到“井花”愁秋。从“井花”愁秋又写到少妇“对羞”。花与人对话,还是为了突出少妇伤感秋色衰败,春心消融,“愁”思绵绵。

下片,直写闺阁少妇夜思郎君的自嘲心态。“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首先从“影孤”进到“孤影”,从“夜永”进到“永夜”,反映了少妇夜思的漫长过程。一个“怜”字,传神地贯穿始终,有“徘徊处渐移深窈,何人正弄,孤影编趾西窗悄”(宋代周邦彦《倒犯·新月》)的徘徨不安的情态。“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进一步衬托少妇秋夜思念郎君的深沉心态。“楼”与“秋”互不兼容,楼已横秋,人何须眺望,一语双关,秋色值不得眺望,郎君也不能如此。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全词运用象征、双关的手法,在苏轼笔下,爱情所具有的神秘而微妙的内蕴,少女羞涩而多愁的心态,被反复描绘。从极为普通且能反映秋色衰临的景物“桐”、“井”、“花”、“楼”,寄寓了少妇“永夜”孤影的梦幻感、寂寞感和愁苦感。

作者简介

苏轼

苏轼(诗神)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