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老子 〔先秦〕 老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1)(2),猛兽不(3)攫鸟(4)(5)。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6),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7)(8),心使气曰(9)。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注释

(1)毒虫:指蛇、蝎、蜂之类的有毒虫子。

(2)螫:毒虫子用毒刺咬人。

(3)据:兽类用爪、足年攫取物品。

(4)攫鸟:用脚爪抓取食物的鸟,例如鹰隼一类的鸟。

(5)搏:鹰隼用爪击物。

(6)嗄:噪音嘶哑。

(7)益生:纵欲贪生。

(8)祥:这里指妖祥、不祥的意思。

(9)强:逞强、强暴。

拼音版

dàojīngshízhāng

hánzhīhòuchìzichóngshìměngshòujuéniǎoruòjīnróuérwèizhīpìnzhīérzuījīngzhīzhìzhōnghàoérázhīzhìzhīyuēchángzhīchángyuēmíngshēngyuēxiángxīnshǐ使yuēqiángzhuànglǎowèizhīdàodàozǎo

作者简介

老子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