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晁卿衡

李白 〔唐代〕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哭晁卿衡》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得闻日本友人晁衡回祖国航海途中沉船并误传已溺死后而写下的一首诗。此诗虽因误传噩耗而作,但真实深挚地表达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表现了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全诗通过几个短促的镜头来寄托哀思,言辞颇多象征、隐喻,哀其人而不忍书其事,沉痛而不呆滞,结句尤其余韵悠长。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日本晁卿辞帝都(1),征帆一片绕蓬壶(2)

日本友人晁衡卿,辞别长安帝都回家乡,乘一片风帆远去东方飘过蓬莱方壶。

明月(3)不归沉碧海(4)白云(5)愁色满苍梧(6)

一去不归的友人啊,像明月沉入了碧海,天上的白云也带着哀愁笼罩着青山。

注释

(1)帝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2)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是神话传说中东方大海上的仙山。此指晁衡在东海中航行。

(3)明月:喻品德高洁才华出众之士,一说是月明珠,此喻晁衡。

(4)沉碧海:指溺死海中。沈,同“沉”。

(5)白云:据说有白云出自苍梧入大梁。

(6)苍梧:本指九嶷山,此指郁洲山。据《一统志》,郁洲山在淮安府海州朐山东北海中。相传此山自苍梧飞来,故亦称苍梧。

创作背景

《哭晁卿衡》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或十三载(754年)。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郁贤皓《李白选集》:“此诗乃天宝十三载春夏间在广陵(今江苏扬州)遇见魏颢,闻晁衡归国时遇暴风失事的消息后所作。”

拼音版

cháoqīnghéng

běncháoqīngzhēngfānpiànràopéng

míngyuèguīchénhǎibáiyúnchóumǎncāng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