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

人间路有潼江险,天外山惟玉垒深。

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写意》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诗人以燕雁自喻,北望长安,只能独自悲吟;颔联写眺望所见的远景和诗人对景色的感受;颈联写眺望所见近景,表现诗人内心的忧郁;尾联直抒诗人思乡几年来郁积的无限悲伤。全诗以秋天怀乡为背景,描写羁愁之恨,情致深沉而苍莽,写景均从大处着笔,意境阔大。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燕雁(1)迢迢(2)上林(3),高秋望断正长吟。

就像一只燕地的鸿雁,迢迢千里远离上林,我极目高爽的秋空,望断天涯,发出悲吟。

人间路有潼江(4)险,天外山惟玉垒(5)深。

茫茫人间路,如潼江凶险地波翻浪滚,天外的青山,惟有玉垒山曲折幽深。

日向花间留返照(6),云从城上结层阴(7)

惨淡的斜阳照在花间,留下一片暗淡;暮云从城上升起,结成重重阴暗。

三年已(8)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三年来我尽力按抑着思乡的眼泪,又进入新的一年,怕就再难控制满怀悲情。

注释

(1)燕雁:燕地的鸿雁。

(2)迢迢:遥远的样子。

(3)上林:上林苑,汉武帝时名苑,此处借指长安。

(4)潼江:即梓潼江,自北向南在射洪附近注入涪江。

(5)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北。

(6)返照:傍晚的太阳透过花丛留下的影子。

(7)层阴:指密布的浓云。

(8)制:控制,节制。

创作背景

《写意》为唐宣宗大中七年(853),李商隐四十一岁时在梓州(四川三台)所作。诗人在大中五年(851)料理完亡妻的丧事后,将子女寄养在长安的亲友家,接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聘请,只身来到梓州,入东川节度使幕府。他在梓州虽然得到柳仲郢的器重,但远离长安,悼怀亡妻,思念亲人,心境一直消沉郁闷。时到深秋,诗人面对秋色,不禁又勾起离愁,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拼音版

xiě

yànyàntiáotiáoshànglíngāoqiūwàngduànzhèngzhǎngyín

rénjiānyǒutóngjiāngxiǎntiānwàishānwéilěishēn

xiànghuājiānliúfǎnzhàoyúncóngchéngshàngjiécéngyīn

sānniánzhìxiānglèigèngxīnniánkǒngjìn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