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经父寄张缋二首·其一

孔平仲 〔宋代〕 孔平仲

解纵枭鸱啄凤凰,天心似此亦难详。

但知斩马凭孤剑,岂为摧车避太行!

得者折腰犹下列,失之垂翅合南翔。

不如长揖尘埃去,同老逍遥物外乡。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和经父寄张缋二首》是宋代诗人孔平仲创作的七言律诗组诗作品。诗作对张缋刚正不阿的精神和未得施展的才学,给予了赞颂,并作了慰勉和劝诚。第一首对张缋因同权贵势不两立而在仕途遭挫折的身世深表同情;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解纵枭鸱啄凤凰(1),天心似此亦难详。

放任纵容恶鸟鸱枭去啄伤高贵的凤凰,天心竟然想这样做叫人难以审察端详。

但知斩马凭孤剑(2)岂为摧车避太行(3)

凭仗斩马孤剑想把奸佞之徒一扫而光,岂肯因太行艰险能摧车轮而回避不前!

得者折腰犹下列(4)失之垂翅合南翔(5)

得势小人尽管折腰权贵也不过是小官,你虽暂时失势垂下羽翼终能展翅高翔。

不如长揖尘埃(6)去,同老逍遥(7)物外(8)乡。

倒不如永远地辞别这污浊的仕途,我们一同逍遥物外一起终老他方。

注释

(1)解纵枭鸱啄凤凰:引申《庄子·秋水》“鸱得腐鼠”而“吓”“鹓雏”之意,以“枭鸱”得“解纵”、“凤凰”被剥“啄”比喻小人逞凶、君子遭害。鸱(chī):猫头鹰的一种。

(2)但知斩马凭孤剑:是说张缋只知道像西汉朱云那样凭借“尚方斩马剑”,誓“断佞臣”之头(《汉书·朱云传》)决不妥协。

(3)岂为摧车避太行:汉末曹操《苦寒行》诗:“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此句化用曹操诗句,说张缋岂肯因为太行山艰险,可能摧折车轮,而回避不前。

(4)得者折腰犹下列:那些得意之徒卑躬屈膝,仍然官职低微。折腰,弯腰。《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下列:犹下僚。

(5)失之垂翅合南翔:化用《后汉书·冯异传》“始则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之典,意谓虽然眼前失意,却终当展翅高飞。

(6)长揖尘埃:告别尘世。长揖,一种行礼。

(7)逍遥:自由自在地往来。

(8)物外:尘世之外。

创作背景

《和经父寄张缋二首》这组诗是作者和兄长孔文仲寄张缋所作,文仲原诗已佚,孔平仲集中存有三首同题的和作。这组诗应作于神宗熙宁间(公元1068—1077年)。

拼音版

jīngzhānghuìèrshǒu··

jiězòngxiāochīzhuófènghuángtiānxīnshìnánxiáng

dànzhīzhǎnpíngjiànwèicuīchētàixíng

zhězhéyāoyóuxiàlièshīzhīchuíchìnánxiáng

zhǎngchénāitónglǎoxiāoyáowàixiāng

作者简介

孔平仲

孔平仲

北宋文学家、诗人

孔平仲(1044—1111),字毅父,一作义甫,临江军新淦(今江西新干)人。生卒年不详。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进士,曾任秘书丞,集贤校理,又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刑狱。他与其兄文仲、武仲并以诗文名世,号为“三孔”。当时与苏轼苏辙兄弟并称“二苏三孔”。三孔中以平仲最佳,风格很接近苏辙。不过语言比苏辙流丽清整,而思致之精微深远则不及。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