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僧吹芦管》是唐代女诗人薛涛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僧人吹奏芦管的情景,营造出了一种清宁悠远的禅境。诗的前两句是从听、视觉上的局部特写。后两句则以自身行为的加入,向更大的自然空间过渡,显示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其行为,证明薛涛已经深入到佛教生活中去。整首诗的艺术特点是写实,从听视觉到行为再到心灵。
晓蝉呜咽(2)暮莺愁(3),言语殷勤(4)十指头。
芦管的声音像早间晓蝉的悲鸣声,又像晚间夜莺的愁鸣声一样。这些频繁反复的且似急切的像虫鸣鸟叫的芦声,都是由操弄芦管的十个指头演奏而成的。
罢阅梵书(5)聊(6)一弄(7),散随金磬(8)泥(9)清秋。
僧人在阅读完佛经之后姑且吹奏一曲。芦声伴随着禅院的金磬声传播出来,让人流连在明净爽朗的秋天景色之中。
(1)芦管:即芦笳,古代一种管乐器。
(2)呜咽:悲鸣声。
(3)愁:愁吟,哀吟也。
(4)言语殷勤:此处言语乃承接前句晓蝉呜咽、暮莺愁吟,是借喻虫鸣鸟叫。
(5)梵书:佛经原文用梵文写成,指代佛经。
(6)聊:姑且。
(7)一弄:奏曲一次。
(8)磬:寺院中诵经时用的钵形打击乐器。
(9)泥:使人流连,迷恋。
据辛岛骁考证,他从《全唐诗》卷五一一中发现张祜也有一首《听简上人吹芦管》诗,并考证了张祜在蜀中滞留时间,其人也与薛涛有诗唱和。由此推论出两人诗中的同一蜀僧就是简上人,而《听僧吹芦管》这首诗也很可能是在一次聚会中,二人的唱和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