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淮安

杨士奇 〔明代〕 杨士奇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发淮安》是明代诗人杨士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写淮安水乡的一个生活小景:充满生机的湖面,年轻美丽的采菱女,红、青、白的水上生物,还有碧绿的湖水,清新可喜,天趣盎然。整首诗活泼、 自然、欢快,宛如一段流畅、清亮的乡间小唱。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岸蓼疏红水荇青(1)茨菰(2)花白小如萍。

岸边的蓼草淡红水中的荇草青青,慈姑开着白花小小如萍。

双鬟(3)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4)

她梳着双鬟穿着短袖羞于见人,背着身子立在船头自顾采菱。

注释

(1)岸蓼疏红水荇青:蓼(liǎo)、荇(xìng),皆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2)茨菰:即慈姑,秋季开小白花。

(3)双鬟:梳着两个环形发髻的少女。

(4)采菱:采菱角。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硬壳,有角,称“菱”或“菱角”,可食。

创作背景

杨士奇在明朝是个从建文至正统的四朝元老,这一时期政局比较稳定安宁,他的诗歌也多讴歌太平,风格简淡和易,平正安闲,《发淮安》这首小诗即是这一时期杨诗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水乡的宁静和平,反映太平盛世。

拼音版

huáiān

ànliǎoshūhóngshuǐxìngqīnghuābáixiǎopíng

shuānghuánduǎnxiùcánrénjiànbèichuántóucǎilíng

作者简介

杨士奇

杨士奇

明朝初年重臣、学者

杨士奇(1365—1444),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早年家贫力学,授徒自给。建文初以荐入翰林与修《太祖实录》。寻试吏部得第一。成祖即位,授编修,入内阁,参机要。先后历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内阁为辅臣达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廉能为天下称。有《东里全集》、《文渊阁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