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一首词,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寻寻觅觅(2),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3)。乍暖还寒(4)时候,最难将息(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6)、晚(7)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秋天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8),如今有谁堪(9)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11)得黑!梧桐更兼细雨(12),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13),怎一个愁字了得!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孤独的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1)声声慢:词牌名。历来作者多用平韵格,而李清照《漱玉词》所用仄韵格(即此词)最为世所传诵。双调九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
(2)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3)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4)乍暖还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5)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6)怎敌他:对付,抵挡。
(7)晚:一本作「晓」。
(8)损:表示程度极高。
(9)堪:可。
(10)著:亦写作「着」。
(11)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12)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13)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声声慢·寻寻觅觅》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