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

刘驾 〔唐代〕 刘驾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

路旁见花发,似妾初嫁时。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

昨夜惜红颜,今日畏老迟。

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弃妇》是唐代诗人刘驾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细腻地描绘了一位弃妇被赶出门的一瞬间的心理活动,女主人公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倾诉了她遭受遗弃的哀怨和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弃妇的同情以及对负心之人的批判。此诗语言朴素无华,感情真挚深厚。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回车(2)在门前,欲上心更悲。

大门前,停放着被遣回娘家的车儿,临上车的时候,我心情更加凄怆。

路旁见花(3),似(4)初嫁时。

那沿路的野花,还像我初嫁时一样开放。

养蚕已成茧,织素(5)犹在机。

我喂养的春蚕,一个个已抽丝成茧,我手织的绢素,还停留在织锦机上。

新人(6)应笑此,何如画蛾眉(7)

这将会成为新妇的笑柄,说我只知道劳动,远不如在妆扮上翻新样。

昨夜惜红颜,今日畏老迟(8)

他以前喜爱我的青春美貌,遗弃我,只因我不再有当年的漂亮。

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

回想起良媒说合时的美好情景,还历历在目;可今天我心头的创伤,又能向何人去讲?

注释

(1)弃妇:被丈夫遗弃的妇女。

(2)回车:送女子回娘家的车。

(3)发:开放。

(4)妾:古代女子自称。

(5)织素:将丝织为绢帛。

(6)新人:新娶的妻子,对先前的妻子而言。

(7)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8)老迟:这里指容颜衰老。

创作背景

《弃妇》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弃妇”这一现象在唐代十分常见,在唐诗中有不少关于“弃妇”的诗作,刘驾亦有感于弃妇遭弃之悲痛,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拼音版

huíchēzàiménqiánshàngxīngèngbēi

pángjiànhuāshìqièchūjiàshí

yǎngcánchéngjiǎnzhīyóuzài

xīnrényīngxiàohuàéméi

zuóhóngyánjīnwèilǎochí

liángméiyuǎnhènjīngàoshuí

作者简介

刘驾

刘驾

唐代诗人

刘驾(822—?),字司南,江东人。与曹邺为诗友,俱以工于五古著称,时称“曹刘”。初举进士不第,屏居长安。公元849年(大中三年),唐王朝收复河、湟失地,刘驾献《乐府》十首表示祝贺。大中六年(852)登进士第,官终国子博士。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