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唐代〕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登金陵凤凰台》此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1)自流。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2)花草埋幽径(3)晋代(4)衣冠(5)古丘(6)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7)半落青天外(8)二水(9)中分白鹭洲(10)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12)不见使人愁。

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注释

(1)江:长江。

(2)吴宫:三国孙吴建都金陵所筑的宫殿。

(3)幽径:僻静的小路。

(4)晋代:指东晋,晋室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5)衣冠:原指衣服和礼帽,这里借指世族士绅、达官贵人、社会名流。

(6)古丘:古坟。

(7)三山:山名,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据《景定建康志》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其旧址为今三山街。

(8)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9)二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一作“一水”。

(10)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因江水外移,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水西门外。

(11)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浮云,既指诗人西北望长安所见实景,又比喻皇帝身边拔弄是非、蒙蔽皇帝的奸邪小人。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日,一语双关,因为古代把太阳看作是帝王的象征。

(12)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创作背景

《登金陵凤凰台》的创作背景说法不一。此诗一说是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也有人称是李白游览黄鹤楼,是想与崔颢的《黄鹤楼》争胜。

拼音版

dēngjīnlíngfènghuángtái

fènghuángtáishàngfènghuángyóufèngtáikōngjiāngliú

gōnghuācǎomáiyōujìngjìndàiguānchéngqiū

sānshānbànluòqīngtiānwàièrshuǐzhōngfēnbáizhōu

zǒngwèiyúnnéngchángānjiànshǐ使rénchóu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诗仙)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