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客词

刘驾 〔唐代〕 刘驾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

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贾客词》是唐朝诗人刘驾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内容不加雕饰,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真实自然地表现了唐朝贾客(商人)及其亲人的所遭受的悲惨命运。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唐朝中晚期的社会经济凋敝的悲哀和伤感。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贾客(1)灯下起,犹言(2)已迟。

天还没有亮,商人就起床了,却还觉得此时出发已经来不及了。

高山有疾路(3)暗行(4)终不疑。

高山之中有条捷径,商人以前经常走这条路,从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虽然此时天还没亮,但商人觉得这条路不会发生意外。

寇盗(5)伏其路,猛兽来相追。

但不幸的是这一次他遇到了劫匪,劫匪们埋伏在路旁,当商人经过时,他们一拥而上。

金玉四散去,空囊(6)(7)

商人遭遇横祸,钱财散尽,空落落的钱袋子被遗弃在路旁。

扬州(8)有大宅,白骨无地归。

商人辛苦多年,在扬州购买了大宅,却没想到路遇劫匪,葬身荒野。

少妇当此日(9),对镜弄花枝。

他的妻子此时不知不幸已经发生,正对着镜子细细整理自己的妆容,等待商人的归来。

注释

(1)贾客:商人。古时特指囤积营利的坐商,古时候称行商为“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商人。

(2)发:出发。

(3)疾路:捷径。

(4)暗行:在天色还很昏暗的时候赶路。

(5)寇盗:指抢劫的强盗。

(6)委:丢弃,抛弃。

(7)岐:一作“歧”,路的分支。

(8)扬州:今扬州,唐朝当时最著名、最繁华的都市,也是当时富商大贾的集散地。

(9)此日:此时此刻。

创作背景

唐代后期,长年藩镇割据使唐王朝的统治权力名存实亡。在全国各地,蕃镇节度使掌有地方政权与大部分兵权,不受唐王朝的统治。诗人为体现唐朝商人及其亲人的悲惨生活,写下了《贾客词》这首诗。

文学赏析

《贾客词》此诗内容不加雕饰,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真实自然地表现了唐朝贾客(商人)及其亲人的所遭受的悲惨命运。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唐朝中晚期的社会经济凋敝的悲哀和伤感。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中,通过“起”、“言”、“行”等动作,写商人为了谋利,天不亮就起来赶路。从“暗行”照应“灯下起”,口口声声“发已迟”到“终不疑”,都可看出诗人炼句是颇费斟酌的。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两句承接上面,写贾客“暗行”引出的后果。“猛兽来相追”:既写出寇盗的凶残,又自然地引出商人可悲的下场。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歧”,这里不写贾客性命如何,却只说了钱财被抢光。其实写钱就是侧写人,而且是更深刻地刻画了人。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古人认为客死异乡是很可悲的,一般只有穷困潦倒的人才会遭此不幸。“扬州”是当时极为繁华的城市,死者家住扬州,有朱门大宅,竟落到如此下场,实在难以想象。仅此两句,已使诗的意境更为深邃了。

不料诗人笔锋一转,出语惊人:“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这一方尸骨已抛弃在荒山僻野,那一方尚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等待贾客归来。“当此日”三个字把两种相反的现象连接到一起形成对照,就更显得贾客的下场可悲可叹,少妇的命运可悲可怜。

诗人这种抒发感想的方法很值得借鉴,比直来直去地发一番议论强得多。这四句诗仿佛在讲客观事实,并不带丝毫主观的色彩。诗人通过几个很妥贴的意象来表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经济凋敝的悲哀。这种技巧,在唐诗中是常见的。

作者简介

刘驾

刘驾

唐代诗人

刘驾(822—?),字司南,江东人。与曹邺为诗友,俱以工于五古著称,时称“曹刘”。初举进士不第,屏居长安。公元849年(大中三年),唐王朝收复河、湟失地,刘驾献《乐府》十首表示祝贺。大中六年(852)登进士第,官终国子博士。其诗敢于抨击统治阶级的腐化昏庸,能够反映民间疾苦。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