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塞九首·其六

杜甫 〔唐代〕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前出塞九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九首诗通过一个征夫的诉说反映了杜甫从军西北边疆的艰难历程和复杂感情。此为第六首,写征夫诉说他对战略的看法。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1)(2)(1)强,用箭(2)(3)

拉弓应当拉强弓,用箭应当用长箭。

射人先射马,(4)贼先(4)王。

射人先射他骑的马,擒贼先擒贼的首颌。

杀人亦有限(5),列国自有疆(6)

杀人也要有个限度,立国总归得有个疆界。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7)

只要能制止敌人的侵略,又何须过多地杀伤他们!

注释

(1)挽:拉。

(2)当:应当。

(3)长:指长箭。

(4)擒:捉拿。

(5)亦有限:是说也有个限度,有个主从。正承上句意。

(6)自有疆:是说总归有个疆界,饶你再开边。和第一首“开边一何多”照应。

(7)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是说如果能抵制外来侵略的话,那末只要擒其渠魁就行了,又哪在多杀人呢?

创作背景

天宝十一载(752年),四十岁的杜甫写的《前出塞》是一系列军事题材的诗歌。这个时期还是唐朝的生长期,伴随着生长期的,是唐朝在军事上的扩张期,朝廷上上下下的预估大多是乐观的,杜甫却对唐玄宗的军事路线不太认同。

拼音版

qiánchūsàijiǔshǒu··liù

wǎngōngdāngwǎnqiángyòngjiàndāngyòngcháng

shèrénxiānshèqínzéixiānqínwáng

shārényǒuxiànlièguóyǒujiāng

gǒunéngzhìqīnlíngzàiduōshāshāng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诗圣)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