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把盏无人共心赏。漫悲吟,独自拈断霜须。还就寝,秋入孤衾渐爽。
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奈此九回肠,万斛清愁,人何处、邈如天样。纵陇水秦云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
《洞仙歌·空山雨过》是南宋词人、宰相赵鼎所做的一首词。该词上片写了作者的三个生活细节——独酌、悲吟、孤卧,表达了作者处境的艰难、愁怀的激烈以及日子的难以打发;下片写作者独卧孤衾中的所闻和所感,向更深的心理层次开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该词深沉含蓄地抒发了作者不畏艰险,渴望回归故土,一心报国的满腔忠贞之情。此词不以剪裁工巧取胜,而以描写深刻细腻见长。它基本上采用了赋的写法,叙述与描写的成分很重。
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把盏无人共心赏。漫悲吟,独自拈(1)断霜须(2)。还就寝,秋入孤衾(3)渐爽。
山雨初过 ,新月朗照,新酒飘香,杯浮月影 。此良辰美景竟无人共赏,只是一人独饮,实在扫兴得很 。独自长歌悲吟,花白的胡须都拈断了数根 。独酌无味,悲吟伤情,还不如回房就寝,可是由于秋夜天气转凉,孤衾独卧,又久久不能入睡,心绪茫然。
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奈此九回肠(4),万斛(5)清愁,人何处、邈(6)如天样。纵陇水秦云(7)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
窗外的竹子整夜被西风吹得飒飒作响。心中装满苦恨,致使愁肠百结,忧愁有一万斛那样多,思念的人在何处,就好像远在天边。纵然有奸邪当道阻挡我回到朝廷,总不能不许我到梦中去寻求归路。
(1)拈:用手指搓转。
(2)霜须:白色的胡子。
(3)衾:被子。
(4)九回肠:喻愁极多。
(5)斛: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6)邈:遥远,指朝廷。
(7)陇水秦云:“陇水”和“秦云”本指陇头之水和秦岭之云这些环绕故都长安的山川云雾,词人在这里用来暗指那些昏庸无能的朝中奸佞。
赵鼎因与秦桧就主战主和一事进行争论较量,绍兴八年(1138)失败遭贬岭南。山河未复,壮志未酬,却被贬至荒僻之所,不得伸展抱负,赵鼎心中的愤懑、幽怨可想而知,于是在岭南贬所创作了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