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齐安郡

杜牧 〔唐代〕 杜牧

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

一夜风欺竹,连江雨送秋。

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

终掉尘中手,潇湘钓漫流。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忆齐安郡》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作者在黄州作刺史时睡足了大觉。颔联写黄州多风雨,整夜风吹竹响,秋意弥漫。颈联写诗人在黄州写了不少诗文,希望在学问方面有所进益,超脱俗世。尾联写自己总有一天辞官不做,弃绝俗世,到潇湘泽畔做个钓翁。这首诗语言清拔,风格淡逸。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平生(2)睡足处,云梦泽(3)南州。

在我一生中睡眠最充足的地方,就是云梦泽的南部的黄州。

一夜风欺竹(4),连江雨送秋。

一夜都是风吹竹子声响,连着江面的阴雨送来了秋意。

格卑(5)汩汩(6)力学(7)强悠悠。

格调卑下通常就才思如泉涌不断,努力学习就能强胜忧愁。

(8)尘中手,潇湘钓漫流(9)

相信最终能够回转尘世中的凡手,到思念的潇湘之地做那不同于屈原的渔父来钓鱼在江流。

注释

(1)齐安郡:即黄州。

(2)平生:平素、往常。

(3)云梦泽:古江汉平原上的众多湖泊。

(4)风欺竹:形容厉风刮竹枝的情景。

(5)格卑:谓自己官秩、等级卑下。格,品等,差秩。

(6)汩汩:水急流貌,指文思源源不断。

(7)力学:努力学习。

(8)掉:回转。

(9)漫流:水势很大的河流,四处流淌的河流,此处指潇湘的大水流。

创作背景

《忆齐安郡》这首诗当作于会昌四年(844年)九月杜牧离黄州刺史任后,或作于其在池州任时。诗人回忆其在黄州时的生活,并盼望能摆脱尘务,过上悠然闲适的隐逸生活,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拼音版

ānjùn

píngshēngshuìchùyúnmèngnánzhōu

fēngzhúliánjiāngsòngqiū

bēichángxuéqiángyōuyōu

zhōngdiàochénzhōngshǒuxiāoxiāngdiàomànliú

作者简介

杜牧

杜牧

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