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春愁

赵鼎 〔宋代〕 赵鼎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馀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点绛唇·春愁》是南宋作家赵鼎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通过景物描写,曲折含蓄地表露了春愁与离恨。词的上篇写春梦醒来独自愁,作者身处宁静而温馨的环境中,却似乎处处暗含着一种无可排解的孤独和感时伤怀的愁绪,这愁绪犹如那缕缕余香,捉摸不到,又排遣不去。下篇以“消瘦休文”自比,表达自己惊奇、感叹、无奈等复杂感情。这首词属于婉约派词作,但婉而不弱,约而不晦。词人伤春惜花,守至日暮,依然不愿去,虽无可奈何又依依不舍,惋叹之中又有着坚韧,婉约之中犹有筋骨。词的语言含蓄有味而通俗易懂,虽到口即消却耐人寻味。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香冷金炉(1),梦回鸳帐馀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从梦中醒来,金炉中的香已冷,绣着鸳鸯的帷帐低垂着,点点余香若有若无。想要对人诉说梦境,却无人相问,只剩一枕的忧郁苦闷。

消瘦休文(2),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我已经消瘦得如沈约般,突然就觉得春衫都宽宽大大了。清明已近,杏花已被吹落殆尽。不知不觉就到黄昏,顿感东风阵阵夹着寒意。

注释

(1)金炉:又作‘金猊’,香炉的一种。其形似狮。

(2)休文:即梁沈约,她是一个多愁多病的才子。

拼音版

diǎnjiàngchún··chūnchóu

xiānglěngjīnmènghuíyuānzhàngxiāngnèngèngrénwènzhěnjiāngnánhèn

xiāoshòuxiūwéndùnjuéchūnshāntuìqīngmíngjìnxìnghuāchuījǐnbáodōngfēngjǐn

作者简介

赵鼎

赵鼎

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宰相

赵鼎 (1085—1147)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累官河南洛阳令。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累官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右相兼枢密使。力辟和议,与秦桧不合,罢相出知泉州,寻谪居兴化军。移漳州、潮州安置,后移吉阳军,绝食而亡。有《得全居士词》。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