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

李商隐 〔唐代〕 李商隐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脩。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江上》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首联谓秋风远自三峡呼啸而来,诗人正登江楼而北望故乡;颔联谓浮云向北移动,月照楚地城乡,时值清秋,诗人仍在江乡漂泊;颈联谓投靠无门,无所适从,归路迢遥,道途多阻;尾联谓前途茫茫,道路淹滞不通。全诗寓写悲凉之情,意境凄楚,于感叹中又包含愤慨。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无边无际的茫茫旷野,阵阵秋风正席卷大地。我独自站在青江北望楼上,心中满怀着忧戚。

云通梁苑(1)路,月带楚城(2)秋。

北去的那一片云彩,好象和家乡的路相通。但眼前的淡淡月色,还带着楚地萧瑟秋意。

刺字(3)从漫灭,归途尚阻脩。

名片上的字迹,早已经模糊不清。那回归的路途,仍然是处处布满荆棘。

前程更烟水,吾(5)淹留(6)

放眼望前方,只能见一片茫茫烟水。我的道路啊,竟这般坎坷艰危。

注释

(1)梁苑:一名粱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围,故址在今开封市东南。此指河南乡园。

(2)楚城:指楚地。冯浩笺注:“江乡固皆楚境。”

(3)刺字:刺(于名帖)上的字(官职、姓字)。《后汉书·祢衡传》:“祢衡避难荆州,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4)阻修:既阻隔,又遥远。道阻且长。

(5)道:指仕途。

(6)淹留:羁留;逗留。语出《楚辞·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创作背景

大中二年(848年)秋,李商隐欲入蜀依杜悰,行至巫峡、夔州之地,又折回江陵,途中登江楼而作《江上》此诗。

文学赏析

《江上》这是诗人跋涉旅途上抒发愁思之作。全诗着意表现前路茫茫的悲凉之情,意境凄楚。

首联写登楼远望景色,此处万里清江,言已出峡,点明地点与位置。且此地无边旷野,秋风卷地而来。故而一开篇就充溢着凄怆气氛。

颔联写仰望景色以借景抒情。三句向北之路,借“云通”寄意;四句身在梦境,借“望月”思亲。飘动的云象是要通向家园,但月色却仍带楚城秋意,含蓄地抒发有家难归的郁闷之情。企盼回乡只能托云寄意,而自身却滞留荆楚,难以脱离。

颈联写坎坷失意,无人知遇。那清托的名片字迹已经模糊,却找不到可托靠的人,想回北方京都的路上阻碍重重,这是失职以后辗转求告却一直失意的真实描写。

结联以烟水茫茫象征自己前程渺茫,吾“道”不知所向:是继续“淹留”,或者是“陆发荆南”而返,诗人无法明确。此处以慨叹句直写诗人自己遭际不顺,情绪的低沉苦闷,溢于字里行间。

作者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