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毛滂 〔宋代〕 毛滂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复制 复制
朗读 朗读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是北宋毛滂创作的一首咏物词,上片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寄托了词人飘荡羁旅之悲情。下片写雪的静态美,寄托词人孤高志趣。该词托物言志,采用比喻、衬托、动静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对梅花不畏严寒的赞美,寄托着词人不同流俗的志趣。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翻译

蝴蝶(1)初翻帘绣,万玉女、齐(2)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3)别后。

蝴蝶刚刚翻过绣帘,万千玉女一齐舒袖起舞。落花片片,飞絮蒙蒙,总是在回忆灞桥分别后的情形。

浓香(4)斗帐自永(5),任满地、月深云厚(6)。夜寒不近流苏(7),只怜他、后庭梅瘦。

浓香深夜时飘入室内的斗帐中,任凭幽深的月光和浓厚的云层覆盖着整个大地。夜晚寒冷,只好躲在温暖的流苏帐中,只是可怜后庭的梅花,被风吹落了许多。

注释

(1)蝴蝶:喻雪片飞舞。

(2)回:指飘飞。

(3)灞桥:用灞桥风雪中有诗思事,唐昭宗宰相郑綮能诗,人问其新作,他回说自己的诗思在灞桥风雪中(见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这里语含双关,灞桥又是唐人折柳饯别之处所,此扣离别之意。

(4)浓香:代指梅花。

(5)漏:即漏箭,为古代宫中计时器具。意夜深。

(6)月深云厚:指积雪。

(7)流苏:帘帐上垂下来的繐子,用彩羽或丝织品制成,起装饰作用。这里泛指帘幕。

创作背景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此词为作者某年十一月三十日见雪而作。毛滂醉心文学,性爱丘山。从政的五十多年,正是北宋政坛剧烈动荡、反覆、最终走向全面黑暗、腐败以致灭亡的风风雨雨半个世纪。毛滂的仕宦生涯也深深笼罩在党争的巨大阴影下,并饱受其殃害,它清晰地折射出北宋特殊政治文化的时代色彩。

拼音版

shànglínchūnlìng··shíyuèsānshíjiànxuě

diéchūfānliánxiùwànhuíxiùluòhuāfēiméngméngchángzhuóqiáobiéhòu

nóngxiāngdǒuzhàngyǒnglòurènmǎnyuèshēnyúnhòuhánjìnliúzhǐliánhòutíngméishòu

作者简介

毛滂

毛滂

北宋词人

毛滂(1060—1124),字泽民,江山(今属浙江)人。元祐中,苏轼守杭,毛滂为法曹,颇受器重。元符初,知武康县,改建官舍“尽心堂”,易名“东堂”,狱讼之暇,觞咏自娱其间,因以为号。历官祠部员外郎。政和元年(1111)罢官归里,寄迹仙居寺。后知秀州。《宋史翼》有传。著有《东堂集》十卷。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