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零陵郡次新亭》是南朝诗人范云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写新亭所见江景,并流露出茫然若失的心绪和感慨。这首诗写得宛转流利,作者把江水、天空、远树、孤烟作为一个整体来描写,使之互相映衬对照,达到了意境的和谐一致,最后两句,通过写景抒发玄思,景、情、理融为一体,具有含蓄深约的意蕴。
江干(1)远树浮,天末(2)孤烟起。
岸边的树木隐隐绰绰地飘浮,天的尽头一缕孤烟袅袅升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3)还相似。
江水蓝天浑然一体上下相合,缥缈云烟朦胧远树上下相似。
沧流(4)未可源(5),高颿(6)去何已。
江水浩浩汤汤难以穷尽其源,扬帆的小舟飘到哪里才停止?
(1)江干:江岸。干:水边。
(2)天末:天边。
(3)烟树:云烟笼罩的树。
(4)沧流:青色的水流。
(5)未可源:看不到它的源头。
(6)颿:同“帆”。
南朝齐永明十年(492年),作者范云出使北魏,归来不久便被任命为零陵郡内史。《之零陵郡次新亭》此诗是他前往赴任,刚刚离开京城,在新亭止宿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