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汝阴三绝》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组诗作品,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组诗第一首开头两句写初夏景色,抓住最有特征的风物,以生动的笔触描画出一幅具有乡村情趣的美丽画卷,赞扬这乡春之美,更加表达了作者对于乡村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上联写景,对偶工巧;下联抒情,情感真挚。全诗虚实相生,今昔比照,浑成自然,颇有艺术感染力。
黄栗留(1)鸣桑葚(2)美,紫樱桃熟麦风凉。
黄鹂鸟在桑林中鸣唱,是在贪恋桑果美味,櫻桃已经熟透,泛着紫红色的光,轻风拂过麦田,一路撒下淡淡清凉。
朱轮(3)昔愧无遗爱(4),白首(5)重来似故乡。
车轮滚滚而过,遗憾的是我往昔在这里执政时,没有留下值得称项的政绩大爱,如今满头白发重新来到这里,就像是游子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1)黄栗留:黄鹂鸟,一种鸣禽,多为中等体型,体羽一般由全黄色的羽毛组成,幼鸟偏绿色,下体具细密纵纹。在古诗词中常出现。
(2)桑葚: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桑树的成熟果实,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3)朱轮: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因用朱红漆轮,故称,古代俸禄至二千石的官,都可乘坐,后用以代指太守、知州。
(4)遗爱:去职后留下的德政。
(5)白首:白发。诗末自注:“余时将赴毫社,恩许枉道过颍也。”
此诗约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在颍州所作。当时欧阳修已年过六十。那年的正月,宋神宗即位,御史彭思永、蒋之奇捏造罪名弹劾欧阳修。虽然后来经过澄清辨明无罪,但欧阳修对官宦之争、相互挤压排斥的现象厌恶至极,又无可奈何,于是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欧阳修几经思忖,最终去意已决,终以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出知亳州。赴任途中,他经过曾经执政的颍州,看到这里的山山水水,不禁睹物伤情,感慨之余写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