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遵大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其主旨很难坐实。有人认为是“思君子”,也有人斥为“淫妇”诗,有人以为是描写弃妇恳求男人念旧情之诗,还有人以为是描写妻子送别丈夫之诗。全诗二章,每章四句。此诗语言朴实自然,刻画了男子离家出走,女子拽着男子衣袖,苦苦哀求他留下的小镜头,把平常而习见的画面表现得活灵活现。
遵大路兮,掺执(1)子之袪(2)兮,无我恶(3)兮,不寁(4)故(5)也!
沿着大路跟你走,双手拽住你衣袖。千万不要嫌弃我,别忘故情把我丢。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6)兮,不寁好(7)也!
沿着大路跟你走,紧紧握住你的手。千万别嫌我貌丑,别忘情好把我丢。
(1)掺执:拉住,抓住。
(2)袪:衣袖,袖口。
(3)无我恶:不要以我为恶(丑)。一说“恶(wù)”意为“讨厌”。
(4)寁:去。即丢弃、忘记的意思。一说迅速。
(5)故:故人,故旧,旧情。
(6)无我魗:不要以我为丑。魗,同“丑”;一说厌弃。
(7)好:相好,情好。
关于《郑风·遵大路》的背景,历来有多种说法,很难坐实,《毛诗序》谓:“《遵大路》,思君子也。庄公失道,君子去之,国人思望焉。”此君子泛指有治国才能的贤人;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则指实为“周公卿欲留郑庄公也”。朱熹《诗集传》斥此为“淫妇”诗,他说:“淫妇为人所弃,故于其去也,揽其祛而留之曰:子无恶我不留,故旧不可以遽绝也。”戴君恩《读诗臆评》以为是妻子送别丈夫之诗。姚际恒《诗经通论》又说是“故旧于道左(旁)言情,相和之辞”。今人多主“弃妇”说,当是从朱熹说引出。而郝懿行《诗问》又有“留夫”一说,他说:“民间夫妇反目,夫怒欲去,妇惧而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