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
《驾幸三会寺应制》是唐代女诗人上官婉儿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 。此诗为应制诗,写驾临三会寺的景象,说明了皇帝来此地考察的缘由,同时描绘了一幅雄阔的江山社稷图,显示了皇家宽容开阔的胸襟。全诗辞藻华丽,大气恢弘。
释子(2)谈经处,轩臣刻字留。
和尚讨论佛经的处所,臣僚们刻在厅堂里的字迹就可保留。
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
旧时台省的遗老还能认识,连圣上也在找那些断简残篇。
驻跸(3)怀千古,开襟望九州。
皇上来这里追怀千古的历史,敞开胸襟遥望天下的九州。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
四周山势缘着要塞而会合,两条河水夹着城堡而流。
宸翰(4)陪瞻仰,天杯接献酬。
皇上的御笔都陪同一起被瞻仰,天子的酒杯也接受群臣的奉献和报恩。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5)。
太平盛世的文章自然藻饰华盛,但愿永远纪念这回伟大而美妙的诗会。
(1)应制:应制诗,封建时代臣属接受皇帝命令所作、所和的诗。
(2)释子:和尚。
(3)驻跸:皇上车驾停下。跸,这里指帝王的车驾。
(4)宸翰:帝王的墨迹。
(5)鸿休:有鸿业之意。
《驾幸三会寺应制》这首诗创作于景龙二年(708)十月三日,皇帝以及当时的皇太后驾临三会寺。按照大唐的礼俗,天子游行,一般会责令当朝的文武百官随同,以便根据天子的意思奉命写文,以此增添雅兴,一同去的除了上官婉儿,还有当时婉儿的情人宰相崔湜。崔湜能得以参与游玩,也是婉儿暗中提拔的结果,这首诗可以看出婉儿对崔湜的在乎有多重。
《驾幸三会寺应制》整首诗大气恢弘,很难看出是出自一个女子之手。特别是在遣词造句上,每一句都有一字定音,让人读来也觉得心中坦荡舒畅。该诗为应制诗,辞藻华丽,过于堆砌,没有个人的真情实感,只是一味地歌功颂德,故并非成功之作。
开头一句“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便可以看出,婉儿对“三会寺”的历史了如指掌。“三会寺”原是一个高僧谈论经书的地方,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洗涤,再加上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如今已是无人问津了。但是这里还是有隋初时高僧惟胜法师刻下的碑文,在婉儿心目中,能见到云雾之中的白龙,定是贤臣。由此可见,婉儿身为一个朝臣,她还是忠奸分明的。
由传说引出“故台遗老识,残简圣皇求”,此句是婉儿在代替皇室家族而言,向众人说明,此次的到来,只是为了考察。
接着一句“驻跸怀千古,开襟望九州”便是全诗的经典。缅怀前人,敞开胸怀,一幅江山社稷图,其风度可谓是气宇轩昂。这也是婉儿跟随武则天经历太多风雨的沉淀。
“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是在描写当时寺庙的景色。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献酬”最后来一个情感上的自我赞颂。
“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显示皇家的宽容和胸襟,先直白,后抒情,这是宫文的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