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赋情顿雪双鬓,飞梦逐尘沙。叹病渴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
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但醉上吴台,残阳草色归思赊。
《忆旧游·别黄澹翁》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作者送别友人黄澹翁时所作,表达了词人的惜别、忆姬及思归之情。此词上片先写春花已去、人也去,送人苦,春天送人更苦,情景交融。接着写景铺垫,继而用夸张的手法对愁思抒怀。下片开头即回忆往日情事,用“西湖断桥”、“系马杨柳”生动地再现了词人当年与杭姬往日欢聚时的情景,接着写伊人难觅,思念与关怀自然流露,然后以题壁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对友人的惜别及对伊人的思念,将内心的情感寄托在委蛇的字迹之中,末句再次写景,以景收尾,词已尽然而情思未穷。全词层次井然,含蓄空灵,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哀而不伤、淡雅脱俗,营造出一种清婉悠远的景色与氛围,引人遐思。
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3)。片红(4)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5)。赋情顿雪(6)双鬓,飞梦逐尘沙。叹病渴(7)凄凉,分香瘦减(8),两地看花。
送人南浦还算不上痛苦,更痛苦的是、送春随人去天涯。枝上一点残花都飞尽,叶肥阴绿暗里闻啼鸦。赋诗吟情顿使双鬓雪白,飞梦逐尘远渡江沙。叹病渴凄凉人消瘦,恨分香人远,两地独看花。
西湖断桥(9)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10)。葵麦迷烟处(11),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12)。但醉上吴台(13),残阳草色归思赊(14)。
想西湖断桥路边,曾经系马的垂杨依旧摇荡枝斜。菟葵燕麦迷烟雾,问离巢的孤燕,将要飞栖谁家? 故人为我写下深深的离怨,题诗空壁运笔挥扫若秋蛇。且登上吴地的高台醉饮,夕阳草色将伴随你远远归来呀。
(1)忆旧游:词牌名,又称。双调,以周邦彦《忆旧游·记愁横浅黛》为正格,此词为变格。此词上片十句,押四平韵,五十一字;下片同,共一百零二字。
(2)黄澹翁:名中,作者好友,《阳春白雪》中有其词《瑞鹤仙》一首。
(3)苦送春、随人去天涯:可能本自王观《卜算子》“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4)片红:指春花。
(5)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指树正枝叶浓密翠绿,鸦在人看不到的地方鸣啼。
(6)雪:这里用为动词,使……变白。
(7)病渴:指患酒渴病。司马相如有消渴疾,常称病不朝,卧于茂陵。
(8)分香瘦减:指因分别而腰围消瘦。分香,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作组履卖也。”后来用分香卖履指人临死时舍不得丢下妻子儿女。杜牧《杜秋娘》:“咸池弄日庆,铜雀分香悲。”
(9)断桥:在西湖上,唐·张祜《题杭州孤山寺》:“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10)欹斜:倾斜。
(11)葵麦迷烟处:指兔葵燕麦在淡烟中凄迷一片。葵麦,即“兔葵燕麦”。
(12)空壁扫秋蛇:指挥毫题璧,笔势如龙蛇飞舞。秋蛇,字迹盘曲。
(13)吴台:指古代吴都所在地(今苏州)的台苑池。
(14)归思赊:即归思十分强烈。赊,长,远。
据孙虹和谭学纯所著《吴梦窗研究》,《忆旧游·别黄澹翁》此词作于淳祐九年(1249年)之前,是词人在苏州送友人黄澹翁时回忆起姬妾而作。关于词中所忆是苏州去妾,还是杭州之姬,众说纷纭。夏承焘说是为苏州去妾所作,“《忆旧游·别黄澹翁》词云:‘西湖断桥路,问离巢孤燕,飞向谁家’似亦指此,苏妾遣后或流落杭州为妓耶?”但从词的内容看,似写词人与一位姬妾在杭州同居的难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