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生歌》是东汉文学家赵壹创作的一首五言诗,附于《刺世疾邪赋》末尾。这首诗托为鲁生所歌,抨击豪强主宰一切,贤士备受排挤,正邪不分、黑白颠倒的丑恶现象。全诗用典生动灵活,语言锋利尖刻,运用鲜明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将贤者与愚者,穷人与富人等分别作了鲜明对照,具有较强的概括力和感染力。
势家(1)多所宜,咳唾自成珠(2)。
豪门势家处处遂心满意,咳出的唾沫都能被当作珍珠。
被褐(3)怀金玉(4),兰蕙(5)化为刍(6)。
贫穷的人虽有美好的才德,也不为人重视,就如兰蕙被视为刍草。
贤者虽独悟(7),所困在群愚。
有才德的人即使一个人很清醒,也只能被那些愚蠢的人所困。
且各守尔分(8),勿复空(9)驰驱(10)。
贤而贫的人还是暂且安守本分吧,不要再作无用的奔走。
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真是痛苦啊,悲哀啊,但这就是逃脱不了的命运!
(1)势家:有权有势的人。
(2)咳唾自成珠:谓有权势的人随便说一句什么话,都被视同珍宝。
(3)被褐:披着短褐的人,借指贫穷的人。
(4)金玉:借喻美好的才德。
(5)兰蕙:两种香草名。
(6)刍:饲草。
(7)独悟:独自明悟。犹“独醒”。
(8)尔分:尔:你,你的。分(fèn):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
(9)空:白白地。
(10)驰驱:努力奔走,效力。
《鲁生歌》附于《刺世疾邪赋》篇末。东汉后期,桓帝、灵帝之世,政治极端黑暗,宦官集团把持朝政,卖官鬻爵,贿赂公行,而正直的知识分子则受到打击排挤,失去了正常的仕进之路。当时有一首歌谣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一切清浊贤愚都混淆不清,黑白忠奸都颠倒不分。赵壹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据史书记载,赵壹为人耿直清高,狂傲不羁,遭到乡里豪贵的排抑,屡触罗网,幸为友人所救,方免遭一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赵壹创作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