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妃曲·带月披星担惊怕》是金末元初词人商挺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散曲描写晚上少女在窗下等候情人到来的急切心情,十分细腻。等待时由于焦急、渴望、不安而产生错觉,合乎情理,自然生动。全曲基调轻松活泼,保留了民间俚歌亲切、平易的特色。
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
整天的担惊受怕。长久地伫立在纱窗下,等候他。
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则道是冤家(2),原来风动荼蘼(3)架。
猛然间听到门外脚步声儿踏踏,只以为是我所爱的他,却原来是风儿吹动了荼蘼架。
(1)潘妃曲:又名步步桥,属双调宫曲调。
(2)冤家:情人的爱称,爱极之反语。
(3)荼蘼:又名酴醵,一种蔓生灌木,能开花结果。
元代时,由于入主中原者为北方的蒙古族,他们剽悍、勇猛、尚武,因而在行为和思想方面较少受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从而整个社会风气也有较大改变,人们思想较为自由,行为开放。随之,人们对于两性关系的观念也相对宽松,因而产生了许多描写爱情的诗曲,《潘妃曲·带月披星担惊怕》这首曲子即是其中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