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时】花点苍苔绣不匀,莺唤垂杨语未真。帘幕絮纷纷,日长人困,风暖兽烟喷。
【幺】一自檀郎共锦衾,再不曾暗掷金钱卜远人。香脸笑生春,旧时衣褙,宽放出二三分。
【赚煞尾】调养就旧精神,妆点出娇风韵,将息划损苔墙玉笋。拂掉了香冷妆奁宝鉴尘,舒开系东风两叶眉颦。晓妆新,高绾起乌云。再不管暖日朱帘鹊噪频,从今听鸦鸣不嗔。灯花谁信,一任教子规声啼破海棠魂。
《赏花时·春情》是金元时期散曲作家杨果创作的套曲。这套曲子重在描摹一少妇在丈夫出远门之时和其久别归家之后的不同情状与思绪。全曲将团圆之后女主人公的崭新精神面貌进行着力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从孤寂愁苦到与爱人团聚后的喜悦与从容,字字句句皆在对比,对比更见情真,离别时之闲愁更觉愁,团圆后之欢乐更觉乐,情感变化丰富,语言优美动人。
【赏花时(1)】花点(2)苍苔(3)绣不匀,莺唤垂杨语未真(4)。帘幕絮(5)纷纷,日长人困,风暖兽烟(6)喷。
【赏花时】花儿点缀在苍苔上,像绣得不均匀的图案,黄莺在垂柳间啼鸣,声音似真似幻。帘幕外柳絮纷飞,漫长的白昼让人困倦,暖风轻拂,香炉中的烟雾袅袅升起。
【幺】一自檀郎(7)共锦衾,再不曾暗掷金钱卜远人(8)。香脸笑生春,旧时衣褙(9),宽放出二三分。
【幺】自从与心爱的郎君同床共枕,再也不曾偷偷掷钱占卜远行人的归期。脸上洋溢着春天的笑意,旧时的衣衫,也宽松了二三分。
【赚煞尾】调养就(10)旧精神,妆点出娇风韵,将息划损苔墙玉笋(11)。拂掉了香冷妆奁(12)宝鉴(13)尘,舒开系东风两叶眉颦。晓妆新,高绾(14)起乌云(15)。再不管暖日朱帘鹊噪频(16),从今听鸦鸣不嗔(17)。灯花谁信(18),一任教子规声啼破海棠魂(19)。
【赚煞尾】调养出往日的精神,妆点出娇媚的风韵,不用再用手指在苔墙上划痕了。拂去妆奁镜匣上的冷香与尘埃,舒展那曾被东风紧锁的双眉。清晨梳妆一新,高高绾起乌黑的秀发。再也不理会暖阳下朱帘外喜鹊的频繁啼叫,从今以后,连乌鸦的叫声也不会惹我生气。灯花报喜,谁还相信?任凭那子规鸟的啼声怎样,也不会惊醒我的梦魂了。
(1)赏花时:仙吕宫中套曲名。由《赏花时》《幺篇》《赚煞尾》三支曲组成。《赏花时》句式为七七、五、四五,共五句四韵。《幺篇》句式同《赏花时》。《赚煞尾》句式为三三六、七六、三四七、四四七,共十一句九韵。
(2)点:点缀。
(3)苍苔:青色苔藓。
(4)莺唤垂杨语未真:莺声从垂杨中传来,若隐若现,听不真切。
(5)絮:指柳絮。
(6)兽烟:兽形的香炉中冒出的香烟。
(7)檀郎:旧时女子对丈夫的美称。
(8)掷金钱卜远人:谓用钱币卜算丈夫的归期。
(9)衣褙:女衣腰部褶叠的地方,可以根据弟女腰身的肥瘦,放宽或束紧。
(10)调养就:调养好。
(11)将息划损苔墙玉笋:意思是不用再用手指在苔墙上划痕了。划痕是为了记下意中人离去的日子。玉笋:喻女人的手指。
(12)妆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13)宝鉴:梳妆用的铜镜。
(14)绾:把头发盘结起来。
(15)乌云:指女子的黑发。
(16)鹊噪频:喜鹊频繁的噪叫。旧时以喜鹊叫有人到为喜兆。频:频繁。
(17)鸦鸣不嗔:古人以乌鸦叫为不祥之兆。嗔:生气。
(18)灯花谁信:意为不相信结灯花事。灯花:灯草芯燃时结成的花。古人迷信,以灯草结花为预示远人归来。
(19)啼破海棠魂:唐明皇召见杨贵妃,适贵妃醉颜残妆,明皇曰:“岂是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苏轼作《咏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以海棠喻美女。句意为任凭子规鸟啼叫“不如归去”,也不会惊醒我的梦魂。
过去的文人喜欢写伤春、怨春一类的题材,《赏花时·春情》这套曲反映的是在明媚的春天,一个妇女在丈夫远道归来、过着美好家庭生活时的欢快情绪。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