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溪》是唐代诗人杜荀鹤(一作罗隐)创作的一首哲理诗,此诗写了急流险滩之处鲜有船只倾覆沉没而水流缓慢之处却常有船只倾覆沉没的反常现象。全诗通过比喻手法来总结教训,景物中寓哲理,理析得透彻,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精妙的生命辩证,给人以居安要思危、处盈要虑亏的告诫。
泾溪石险(1)人兢慎(2),终岁(3)不闻(4)倾覆(5)人。
泾溪里面礁石很险浪很急,人们路过的时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终年都不会听到有人不小心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
却是平流(6)无石处(7),时时闻(8)说有沉沦(9)。
恰恰是在水流缓慢没有礁石的地方,却常常听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
(1)石险:溪水中有巨石,行船易出危险。
(2)兢慎:因害怕而小心警惕。
(3)终岁:一年到头。终:结束。岁:年。
(4)不闻:没听说过。不:没。闻:听说。
(5)倾覆:翻船沉没。
(6)平流:平稳的水中。平:这里指溪水不掀波。
(7)处:地方。
(8)闻:说,听说。
(9)沉沦:沉没,淹没。
《泾溪》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诗的内容推测,诗人应该实地考察国泾溪,并在考察中悟出一个深刻的哲理,因而创作了这首诗。对于此诗的作者,《全唐诗》一作罗隐,一作杜荀鹤,且收入杜荀鹤《唐风集》。王启兴主编的《校编全唐诗》则根据罗隐《甲乙集》未收此诗而收入杜荀鹤《唐风集》认为此诗作者为杜荀鹤。李元洛在其著作《李元洛新编今读唐诗三百首》中认为:罗隐为浙江富阳人,似未来过泾县,杜荀鹤为安徽池州人,与泾县相去不远,乃近水楼台,作者当以杜荀鹤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