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感赋

秋瑾 〔近代〕 秋瑾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复制 复制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文学赏析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九日感赋》是清代诗人秋瑾所创作的七言律诗,收录于《秋瑾集》中。此诗主要描写了作者秋瑾远嫁他乡,心情苦闷,在佳节插上茱萸给妹妹写诗,并借用王维、陶渊明、王粲等古人的同类诗赋作品,引出作者的重阳情思。此诗围绕“九日”直抒胸臆,思绪哀怨,出语平实,字字如从肺腑中镂出。

译文注释

译文

逐句全文

百结(1)愁肠(2)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

思亲堂上茱初插(3),忆妹窗前句乍裁(4)

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

对菊难逢元亮(5)酒,登楼(6)愧乏仲宣(7)才。

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

良时(8)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注释

(1)百结:形容疙瘩很多。

(2)郁:阴郁。

(3)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

(4)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5)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

(6)登楼:登高楼赋诗。

(7)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生于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死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建安七子”之一。

(8)良时:美好时光。

创作背景

诗人于1896年4月出嫁王子芳初来湘潭,属于远嫁他乡。在离开了亲人的情况,又逢重阳佳节,心情格外的苦闷,于是写下了《九日感赋》这首诗。

诗人1904年东渡留日之前(尤其是1903年赴京之前)创作的诗歌,大都以风花雪月、离情别绪为题材,基调低沉,风格哀婉。这首《九日感赋》即属此类作品。

文学赏析

《九日感赋》首联采用直白的方式,出句写诗人愁肠百结、满腔忧思无从排解,无计消除;对句明确交代诗人忧思因身居异土他乡而生而来,一起一应,十分圆合,集中突出了一个愁字,且为全诗在色调上作出了一个总的规定。以下两联紧承“异乡”落墨,叙述愁肠百结的根本原因,“此生惆怅”的具体内容。

颔联用揣度的笔触写诗人想象父母在厅堂上刚刚把避邪的茱萸插戴在头上,想象姊妹吟咏佳节的诗句刚刚写成,表达了思亲念远之情。

颈联借历史典故表情达意。当年陶潜生活窘迫,九日独坐宅边菊丛,尚有人送酒,尚能醉饮,如今诗人却对菊无酒可饮;当年王粲避难江南,奔走四方,登当阳城楼,尚能挥笔写出流传千古的《登楼赋》,诗人却愧于没有王粲那样的才思。这里的“难逢”,说明诗人当时世无知音,家无同调,处于孤独、寂寞、凄清的境地。“愧乏”则流露诗人欲有才干,欲于世有为而未能的苦闷思绪。

尾联诗人回忆过去欢乐的时刻,欢乐的情景,欢乐的场所,以及推想“昔日欢场半是苔”,对照今天不幸的遭遇,苦闷的情怀,难堪的处境,深深地感到自己辜负了良时佳节,虚度了青春年华。这一深沉的忧叹,从感情上说,加重了悲愁气氛;从结构上看,呼应了开头两句。总之,这首诗以“茱初插”、“对菊”、“登高”点题扣题,紧紧围绕“九日”直抒胸臆,思绪哀怨,出语平实,字字如从肺腑中镂出,能震撼读者的心弦。

作者简介

秋瑾

秋瑾

辛亥女杰、巾帼英雄,中国女权运动的开创者之一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清光绪三十年(1904)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光绪三十三年(1907)与徐锡麟相约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殉难。善诗歌,有《秋瑾集》。

参考资料

热门搜索